请问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施工总承包方是什么关系,各自履行什么职责。

如题所述

建设工程的总承包,一般又被称为“交钥匙承包”,是指建设工程任务的总承包,即发包人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一并发包给一个具备相应的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人,由该承包人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向发包人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向发包人交付经验收合格符合发包人要求的建设工程的发承包方式。工程总承包是国内外建设活动中多有使用的发承包方式,它有利于充分发挥那些在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大承包商的专业优势,综合协调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强化对工程建设的统一指挥和组织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提高投资效益。在建设工程的发承包中采用总承包方式,对那些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专门技术力量,难以对建设项目实施具体的组织管理的建设单位来说,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也符合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要求。为此应当提倡对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发包人可以将全部工程发包给一个总承包人完成。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工作程序如下:

1.项目启动:在工程总承包合同条件下,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

2.项目初始阶段:进行项目策划,编制项目计划,召开开工会议;发表项日协调程序,发表设计基础数据;编制计划,包括采购计划、施工计划、试运行计划、财务计划和安全管理计划,确定项目控制基准等。

3.设计阶段:编制初步设计或基础工程设计文件,进行设计审查,编制施工图设计或详细工程设计文件。

4.采购阶段:采买、催交、检验、运输、与施工办理交接手续。

5.施工阶段:施工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竣工试验,移交工程资料,办理管理权移交,进行竣工决算

6.试运行阶段:对试运行进行指导和服务。

7.合同收尾:取得合同目标考核证书,办理决算手续,清理各种债权债务;缺陷通知期限满后取得履约证书。

8.项目管理收尾:办理项目资料归档,进行项目总结,对项目部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解散项目部。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英文的名称:Managing Contractor 简称MC意思为管理型承包):是指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包管理单位,业主方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但如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也想承担部分工程的施工,它也可以参加该部分工程的投标,通过竞争取得施工任务。
1.投资控制方面
一部分施工图完成后,业主就可以单独或与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共同进行该部分工程的招标,分包合同的投标报价和合同价以施工图为依据。
在进行对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时,只确定施工总承包管理费,而不确定工程造价,这可能成为业主控制总投资的风险。多数情况下,由业主方与分包人直接签约,这样有可能增加业主方的风险。
2.进度控制方面
不需要等待于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在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招标,分包合同的招标也可以提前,这样就有利于提前开工,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
3.质量控制方面
对分包人的质量控制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
分包工程任务符合质量控制的“他人控制”原则,对质量控制有利。
各分包之间的关系可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这样就可以减轻业主方管理的工作量。
4.合同管理方面
一般情况下,所有分包合同的招投标、合同谈判以及签约工作均由业主方负责,业主方的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较大。
对于分包人的工程款支付可由施工总包管理单位支付或由业主直接支付,前者有利于施工总包管理单位对分包人的管理。
5.组织与协调方面
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对所有分包人的管理及组织协调,这样就大大减轻业主方的工作。这是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基本出发点。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与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比较:
1.工程开展程序不同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工作程序是:先进行建设项目的设计,待施工图设计结束后再进行施工总承包投标,然后再进行施工。而如果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可以不依赖完整的施工图,当完成一部分施工图就可以对其进行招标,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建设周期。
2.合同关系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合同关系有两种可能,即业主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合同或者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与分包签订合同。而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时,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合同。
3.分包单位的选择和认可
一般情况下,当采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时,分包合同由业主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但每一个分包人的选择和每一个分包合同的签订都要经过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认可,因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要承担施工总体管理和目标控制的人物和责任。而当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时,分包单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选择,由业主认可。
4.对分包单位的付款
对各个分包单位的工程款项可以通过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支付,也可以由业主直接支付。如果有业主直接支付,需要经过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认可。而当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时,对各个分包单位的工程款项,一般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支付。
5.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和服务
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一样,既要负责对现场施工的总体管理和协调,也要负责向分包人提供相应的配合施工服务。对于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供的某些设施和条件,如搭设脚手架、临时用房等,如果分包人需要使用,则应由双方协商所支付的费用。
6.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合同价格
施工总承包管理合同中一般只确定施工总承包管理费用(通常是按工程建设安装工程造价的一定百分比计取),而不需要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这也是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招标可以不依赖于施工图纸出齐的原因之一。分包合同一般采用单价合同或总价合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1
工程总承包一般包括立项到交付使用的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勘测、设计、监理、施工,全部承包。而施工总承包即承包施工只进行施工部分投标,概念不一样,最主要是承包范围不同,具体工作中,按合同履行职责。如果同一个项目,存在工程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那么施工总承包即属于总承包单位分包出来的,当然也是按合同履行职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09

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简述传统设计院的转型发展方向与问题-工保网


我国工程设计行业发展,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早期的组织结构形式以事业单位性质的设计院为主,直到20世纪90年代起,才开始分批转为股份制或国有独资企业。但目前,转制后的国内各大设计院普遍上依旧沿袭着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模式,企业发展缓慢,管理问题较多,业务模式缺乏创新拓展。


在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各项基建工程不断扩大的整体背景下,传统设计院组织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亟需进一步的转型发展。




一、设计院的三大转型方向


参考借鉴国际工程设计行业发展的模式特点,同时结合近几年国内部分设计院的主动转型发展经验,目前,国内设计院的转型发展方向,主要即是在开展设计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前后延伸,横向拓展前期咨询、设计、招标采购、施工管理、试车考核等各个建设活动环节,从单一的提供工程设计服务,转为提供覆盖项目建设各环节的全过程技术与管理服务。


基于目前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业务模式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传统设计院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与方向。具体的转型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设计院转型工程总承包企业


工程总承包,是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动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是国内各大设计院转型发展的主要趋势方向。即由设计单位(设计院)接受业务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活动环节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设计院转型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同工程总承包一样,全过程工程咨询也是国内建筑业近年来重点发展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市场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设计院参与全过程工程咨询,主要是指,由设计单位(设计院)接受业主委托,负责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整体工程咨询业务,具体包括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工程咨询服务。


专业设计任务或风险咨询管理服务


除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工程咨询外,在各细分垂直领域的相关工程设计与风险咨询管理业务,同样是部分设计院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如承担某一专业或某种专门技术的设计任务;再如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与工程保证保险,险种涉及的质量、安全与信用风险管理服务,都是传统设计院转型发展的市场业务契机。


二、设计院转型优势问题与解决思路


虽然上文提及传统设计院转型的三大主要发展方向,但客观上,在具体转型发展过程中,设计院方面一方面有着部分转型发展优势,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转型发展问题。


转型优势


1

设计院作为知识和人才密集型企业,有着较强的技术优势,尤其在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往往更习惯以质量安全为重点,重视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因此能够较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有效防范和避免工程项目出现质量安全风险。

2

设计院长期作为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力量的代表,无论开展工程总承包市场业务还是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都更容易获得业主的信任。

3

在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时,由设计院作为核心,一方面能够通过前期与施工部门保持有效沟通,提前针对各类施工过程问题进行合理设计,过程中设计与施工穿插进行,减少施工工期;另一方面对涉及新技术、新材料的重点工程,可以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转型问题


除上述转型优势,设计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小的发展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设计院自身管理与市场业务转型拓展两大方面。


在自身管理方面

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为依旧保留早期设计院事业单位管理方法的旧习。一方面,经营管理不够科学、透明,长期处于市场监管盲区,院内等级制度分明,管理作风老旧;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方式,基层设计人员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较大,薪资收入较低,基础合同工资低于其他行业,口头绩效收入既缺乏合同保证,又因内部管理不透明缺乏公平性。


在市场业务转型方面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力量与管理经验,是目前设计院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工程总承包为例,工程总承包项目投资资金较大、管理环节较多、责任风险较高,客观上需要拥有专业工程总承包技术、人才、管理力量与管理经验的企业组织,才能最大限度规避相应风险,完成工程建设,而这些技术、人才、管理力量与管理经验,正是国内多数设计院所缺乏的。再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为例,设计院缺乏成熟的全过程工程建设经验,自然无从谈起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解决思路


对于目前设计院存在的自身管理问题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其的市场监管,监督其保证设计院管理的公平与透明;另一方面设计院自身应改变传统事业单位管理方式,重视人才,建立公平薪酬制度,避免人才流失。


对于设计院市场业务转型问题

各设计院主体应针对自身技术、人才、管理实力,选择适合的转型发展方向。如大中型设计院,即可向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工程咨询方面探索发展;小型设计院可向专业设计任务或风险咨询管理服务方面探索发展。


与之相应的,大中型设计院即应加大对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相应技术人才力量培育,如通过人才外聘解决当下企业转型所需的人才缺口,再如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引导设计院内部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通过派遣学习,培育自身的商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人才力量。而对于小型设计院而言,则应深耕具体的专业技术领域,培育如专业的质量风险管理人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人才或其他专业技术领域人才,从而为转型发展积累人才力量。




目前,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内设计院向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转型方向已成定局,不少大中型设计院正逐步加大自身转型力度。同时,随着各类专项工程领域的技术风险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小型设计院也迎来其全新发展契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