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区别:

1、物理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外观与性状:黄褐色液体或棕红色气体,其固体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水=1):1.4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饱和蒸气压(kPa):101.32(22℃),临界温度(℃):158,临界压力(MPa):10.13。

一氧化氮:性状: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8,相对密度(水=1):1.27(-15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4。

饱和蒸气压(kPa):6079.2(-94.8℃),临界温度(℃):-93,临界压力(MPa):6.48,辛醇/水分配系数:0.1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

2、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 (NO₂)在21.1℃温度时为棕红色刺鼻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工业制备它是在铂网催化剂上用空气将氨氧化的方法;实验室中则用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

3、用途不同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化学反应和火箭燃料中用作氧化剂,在亚硝基法生产硫酸中用作催化剂,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作硝酸。

一氧化氮: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氧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并用作大气监测标准混合气。也用于制造硝酸和硅酮氧化膜及羰基亚硝酰。也可用作人造丝的漂白剂及丙烯和二甲醚的安定剂。超临界溶剂。

用于制造硝酸、亚硝基羧基化合物,人造丝的漂白。用于医学临床实验辅助诊断及治疗,有机反应的稳定剂。制硝酸、人造丝漂白剂、丙烯及二甲醚的安定剂。

扩展资料:

二氧化氮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15℃。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卤代烃灭火剂灭火。

一氧化氮的危害性:

1.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到氢气爆炸性化合。接触空气会散发出棕色有酸性氧化性的棕黄色雾。一氧化氮较不活泼,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后者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

2.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燃爆危险:该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NO在常温下为气体,具有脂溶性是使它在人体内成为信使分子的可能因素之一。它不需要任何中介机制就可快速扩散通过生物膜,将一个细胞产生的信息传递到它周围的细胞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它的生物半寿期。

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特点在于它是自由基,极易参与与传递电子反应,加入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分子的配位性又使它与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具有很高的亲合力,以取代氧气和二氧化氮的位置。据研究报道,血红蛋白-NO可以失去它附近的碱基而变成自由的原血红素-NO。

这就意味着自由的碱基可以自由地参与催化反应,自由的蛋白质可以自由地改变构象,自由的血红素可以自由地从蛋白中扩散出去,这三种变化中的任何一个或它们的组合,将在鸟苷酸环化酶的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O的生物学作用和其作用机制研究方兴未艾,它的发现提示着无机分子在医学领域中研究的前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1

(一)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氮在21.1℃温度时为棕红色刺鼻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

2.二氧化氮加压时很容易聚合:通常情况下与其二聚体形式—四氧化二氮 (无色抗磁性气体)混合存在,构成一种平衡态混合物。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二氧化氮生成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四氧化二氮生成的方向移动。

3.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或硝酸和一氧化氮。但二氧化氮溶于水后并不会完全反应所以会有少量二氧化氮分子存在,为黄色。由于硝酸同时会分解,所以可以看作可逆反应。

4.氧化性: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有氧化性。二氧化氮可以和氧气一样支持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燃烧:(现象:固体在红棕色气体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气体的红棕色逐渐褪去)。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工业制备它是在铂网催化剂上用空气将氨氧化的方法,实验室中则用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

2.与水不反应:NO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3.与氧气反应:常温下NO很容易氧化为二氧化氮,也能与卤素反应生成卤化亚硝酰(NOX)。

4.与水与氧气发生反应:一氧化氮与水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

(二)物理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1、性状:为黄褐色液体或棕红色气体,其固体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2、相对密度(水=1):1.45

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

4、饱和蒸气压(kPa):101.32(22℃)

5、临界温度(℃):158

6、临界压力(MPa):10.13

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1、性状:无色气体

2、相对密度(水=1):1.27(-151℃)

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4

4、饱和蒸气压(kPa):6079.2(-94.8℃)

5、临界温度(℃):-93

6、临界压力(MPa):6.48

7、辛醇/水分配系数:0.10

8、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

(三)实验室制备方法不同:

1.二氧化氮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实验室通常用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并且通过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快速吸收制取过程中产生的尾气。

2.一氧化氮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a.用铜和稀硝酸来制备;

b.用亚硝酸钠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

c.通过干法制备。

扩展资料:

(一)二氧化氮的危害性:

1.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

2.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证。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二)一氧化氮的危害性:

1.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到氢气爆炸性化合。接触空气会散发出棕色有酸性氧化性的棕黄色雾。一氧化氮较不活泼,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后者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

2.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燃爆危险:该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氧化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8

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区别:

1、物理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外观与性状:黄褐色液体或棕红色气体,其固体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水=1):1.4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饱和蒸气压(kPa):101.32(22℃),临界温度(℃):158,临界压力(MPa):10.13。

一氧化氮:性状: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8,相对密度(水=1):1.27(-15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4。

饱和蒸气压(kPa):6079.2(-94.8℃),临界温度(℃):-93,临界压力(MPa):6.48,辛醇/水分配系数:0.1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

2、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 (NO2)在21.1℃温度时为棕红色刺鼻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工业制备它是在铂网催化剂上用空气将氨氧化的方法;实验室中则用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

3、用途不同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化学反应和火箭燃料中用作氧化剂,在亚硝基法生产硫酸中用作催化剂,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作硝酸。

一氧化氮: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氧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并用作大气监测标准混合气。也用于制造硝酸和硅酮氧化膜及羰基亚硝酰。也可用作人造丝的漂白剂及丙烯和二甲醚的安定剂。超临界溶剂。

用于制造硝酸、亚硝基羧基化合物,人造丝的漂白。用于医学临床实验辅助诊断及治疗,有机反应的稳定剂。制硝酸、人造丝漂白剂、丙烯及二甲醚的安定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28

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区别在于:化学式不同、性质不同、用途不同

一、化学式不同

1、二氧化氮化学式NO₂,相对分子质量46.01,氮的化合价为+4。

2、一氧化氮为氮氧化合物,化学式NO, 相对分子质量30.01,氮的化合价为+2。

二、性质不同

1、二氧化氮室温下为 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与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与碱作用生成硝酸盐。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起激烈反应。

2、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当它与氧气反应后,可形成具有腐蚀性的气体——二氧化氮。

三、用途不同

1、二氧化氮在化学反应和火箭燃料中用作氧化剂,在亚硝基法生产硫酸中用作催化剂,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作硝酸。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一氧化碳的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氧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并用作大气监测标准混合气。也用于制造硝酸和硅酮氧化膜及羰基亚硝酰。也可用作人造丝的漂白剂及丙烯和二甲醚的安定剂。

用于制造硝酸、亚硝基羧基化合物,人造丝的漂白。用于医学临床实验辅助诊断及治疗,有机反应的稳定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氧化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6-08

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区别在于:化学式不同、性质不同、用途不同

一、化学式不同

1、二氧化氮化学式NO₂,相对分子质量46.01,氮的化合价为+4。

2、一氧化氮为氮氧化合物,化学式NO, 相对分子质量30.01,氮的化合价为+2。

二、性质不同

1、二氧化氮室温下为 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与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与碱作用生成硝酸盐。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起激烈反应。

2、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当它与氧气反应后,可形成具有腐蚀性的气体——二氧化氮。

三、用途不同

1、二氧化氮在化学反应和火箭燃料中用作氧化剂,在亚硝基法生产硫酸中用作催化剂,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作硝酸。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一氧化碳的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氧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并用作大气监测标准混合气。也用于制造硝酸和硅酮氧化膜及羰基亚硝酰。也可用作人造丝的漂白剂及丙烯和二甲醚的安定剂。

用于制造硝酸、亚硝基羧基化合物,人造丝的漂白。用于医学临床实验辅助诊断及治疗,有机反应的稳定剂。

扩展资料:

(一)二氧化氮的危害性:

1.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

2.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证。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二)一氧化氮的危害性:

1.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到氢气爆炸性化合。接触空气会散发出棕色有酸性氧化性的棕黄色雾。一氧化氮较不活泼,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后者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

2.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燃爆危险:该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氧化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