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艰难曲折

如题所述

第一、原始社会:

一是发现了一些纺织工具。

二是在考古发现中,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茧壳,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

说明中国古代的纺织业开始的时间很早,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中国的丝织业。应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养蚕织绸的国家。

第二、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因而,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如:在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而在周代,周礼中记载中的“国有六职”中,包括纺织生产。

第三、汉代,中国的纺织技术相当发达。

其表现有二:

一是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即所谓的素纱单衣,和起戎棉。这充分说明了在汉代,丝织业所拥有的高超的技术。

二是在汉代,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充分说明了汉代纺织业的影响波及海外。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手工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近5000年以前,已能织造麻布和丝绸。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商周时代,规格化的丝绸或麻布已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从汉代到唐代,大量的精美丝织品经海路、陆路向外输出,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到了两宋和元代,随着棉花在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手工棉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手工纺织业无论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还是发展规模,都在全世界领先。

手工纺织业的起源很早

中国各族劳动人民的纺织生产实践,在世界各民族中,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了萌芽状态的手工纺织活动。

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学会种麻、育蚕、养羊等培育纤维原料的方法。那时已利用较多的纺织工具,产品较为精细,并且除了服用性以外,已开始织出花纹,染上色彩。

根据考古研究,我们的祖先最早掌握纺织技术是用于麻类纤维和织物,时间可以上溯到距今5000年左右。河南三门峡庙底沟(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和陕西华县泉护村(约公元前23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在陶器上面发现了布纹痕迹,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十条。

江苏吴中区草鞋山遗址发现的葛织物是距今最早的葛纤维利用物证,该遗迹反映的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

一般认为养蚕与缫丝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稍晚于麻纺织的一项发明。一些事例证明,我们的祖先约在5000年前,就已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了。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迹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丝织品,距今约4700年。

与麻葛不同,丝绸产品具有优良舒适的服用性能和美观的装饰效果,特别受到青睐,一直是达官贵人享用的高档服饰用品,因此得到了很快的推广。这促成了后来历朝历代的官营织造机构的精工细作,产品不断向高档化发展,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7
第一、原始社会:
一是发现了一些纺织工具。
二是在考古发现中,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茧壳,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
说明中国古代的纺织业开始的时间很早,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中国的丝织业。
应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养蚕织绸的国家。

第二、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因而,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
如:在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而在周代,周礼中记载中的“国有六职”中,包括纺织生产。

第三、汉代,中国的纺织技术相当发达。
其表现有二:
一是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即所谓的素纱单衣,和起戎棉。这充分说明了在汉代,丝织业所拥有的高超的技术。
知识链接: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约4公里。在1972年以前,马王堆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方圆约半里的土丘,杂草丛生,由于某部队防空洞,才引出了被称为新中国建国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马王堆西汉墓发掘,也是二十世纪惊动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尤以出土的女尸、素纱禅衣、帛画等文物享誉海内外。
素纱襌衣:
关于素纱襌衣的特点,可以如下之概括:
一是轻:重量仅为49克,如果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二是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第二件事,是在汉代,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充分说明了汉代纺织业的影响波及海外。

第四、唐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第五、宋代:棉纺织业的兴起。
补充说明:
关于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从纺织来看,即丝、棉和麻。

第六、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古代的丝织业进入其鼎盛时期。这一兴盛,主要是面向市场的民营丝织业的兴起。出现了苏州和杭州两个丝织业的中心。其中,在苏州,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