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油气投资国的投资特点分析

如题所述

3.2.3.1全球油气资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1) 世界石油贸易的重点转移向东亚和南亚

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加大战略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不断调整油气战略部署,建立稳定供应的油气战略规划,世界地缘油气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中期欧美消费了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它们经历了起伏和“滞胀”后,石油消费量和基础能源的比例已日渐式微。日本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总量超过欧洲,这标志着东亚和南亚的经济较快发展。以亚太和中东占世界原油消费总量的比例计,1994年是31.30%,15年后的2009年是54.46%。2009年亚太、美国和欧洲消费原油量分别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为31.07%、21.71%和17.45%。新兴经济体发展速度2008年超过经合组织 ( OECD),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很明显在发展势头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图3.1中看出,发达国家石油消费量增长渐缓,发展中国家消费量增长很快,且发展势头强劲,说明世界油气资源的消费重心也已慢慢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油气资源消费量依然很大,但趋势在减少。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决定了目前其增长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油气消费量的增长,这些国家国内油气供应增长速度跟不上消费增长速度,国内油气对外依存度以每年2% ~5%的速度增长。

图3.1 1965~2009全球各地区石油消费量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

据有关专家预计,中国2035年后才会出现油气进口的零增长,这就意味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还要在很长时间内依赖国外油气的供应。世界石油向东亚-南亚加大出口会更加明显。

(2) 油气资源开发由常规转向非常规

全球常规油气资源因为油气田的自然衰退规律,产量会有递减趋势,供应量存在一定缺口,但是新能源例如页岩气,蕴藏量巨大,发展前景光明。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各国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而各国常规油气生产已不能满足经济增长需要。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致油气资源消费量不断攀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找不到替代资源,无法改变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

目前,已经实现了一部分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商业开发,世界上已经生产出7500×104 t非常规石油和1800×108 m3 非常规天然气。根据预测,到2020年非常规石油资源会占到石油供应的35%,将大大缓解石油供求紧张的局面。面对能源供需矛盾,煤层气、页岩油、页岩气、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有非常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将掀起开发利用的热潮。

3.2.3.2国际合作模式和趋势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石油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国际合作规则的制定者转化为资源所有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油气合作局势急剧变化。石油公司间的合作,转化为国与国之间“双赢”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金融危机后,资源所有国在开放中收紧

在油价上升时期,资源国普遍加大对油气资源控制力度,提高进入门槛,大幅削减油公司的溢价收益。金融危机后,资源所有国调整政策,主要资源国依然延续以往的对外政策,总趋势是在开放中收紧。

目前,资源国政策变化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扩大开放,扩大合作领域,放宽进入限制;二是加强国有化、提高政府分得利润的比例等。

1) 资源国的开放政策。

一些国家调整合同,印度尼西亚计划简化程序,寻求合作者开发难度大的油田。而PEMEX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 鼓励承包方提前完成合同,采用新方法、新技术,签订长期合同以有效避免油价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伊朗改进回购合同,与合作愉快的公司延长合同期,提高外国石油公司的回报率。这些改变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

另一些国家通过放宽合作领域的方式来吸引外资。例如墨西哥,通过了“能源改革法案”,放宽了外国公司与本国公司合作的限制。一些国家取消了原有的特许经营模式,放开所属的部分区块。例如委内瑞拉,该国放开了奥利诺科产油带的部分区块。还有一些国家出台新的石油政策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到其石油工业的上游业务,例如巴基斯坦出台了“2009年新石油政策”。

伊朗和伊拉克加快开放的速度,以赢得国际市场。其中,伊朗与一些外国石油公司已经签订了8项勘探协议,使伊朗上游的石油工业合作得到重大突破。伊拉克通过两轮国际招标,在2009~2015年当中把本国石油产量提高到6×108 t。

2) 资源国实施的收紧政策。

首先,继续加强资源国对本国资源的控制力。例如委内瑞拉接管了60家私有服务公司,计划将其石油业务收归国有。尼日利亚和安哥拉阻止中国公司收购它们的石油公司。另外,巴西通过深海勘探开发法律,规定2007年以后发现的深海油田由国家石油公司控制。阿尔及利亚通过新投资法案,明确规定石油工业必须由阿尔及利亚公司控股。

其次,提高政府分成。利比亚修改分成协议,外国公司能够得到的分成比例降低10% ~15%,仅此一项,每年利比亚政府增收54亿美元。

最后,压低服务价格。PDVSA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 要求合作伙伴必须承担更多的成本,同时供应商必须降低2/5的价格。

(2) 油气合作国际趋势呈“四方竞合、服务合同、互惠互换”的特点

在新的供需背景下,资源消费国要求资源提供国安全而稳定的供应。同时,资源供应国需要稳定的需求市场,两者共生的程度会不断加大。因此,竞争中伴随合作的格局正在国际石油产业中发生变化。

这种国际合作有4个主要的特点:一是四方竞合国际勘探开发;二是资源国是国际合作规则制定者;三是互利互惠互换成为资源国和消费国国际合作的重要推动力;四是角色发生变化的情况正发生在石油公司身上。

1) 四方竞合格局。

目前,国际油气合作由资金主导转变为资源主导。资源是合作的决定因素,所以主导力量是资源国NOC (国家石油公司)。其他三方则是IOC (国际石油公司)、消费国NOC 和技术服务公司。

消费国NOC拥有的是市场、资金、技术和作业者的能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则是IOC拥有的,IOC则拥有运作项目、技术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特别是特殊技术支持的能力是技术服务公司的特长。

2) 资源国向服务合同倾斜。

服务合同能够体现资源国对资源拥有的所有权,同时还控制勘探开发中的资源经营权。另外,开发出的产品归资源国所有。因此,资源国能够在产品销售中获得溢价收益。

目前,资源国已开始利用服务合同来控制资源并获取最大收益。尽管服务合同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其在全部合同中所占的比例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增长得很快,这是一个新的特点。

3) 国际油气合作规则的制定者是资源国。

石油天然气的经营权由资源所有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控制。因此,国家石油公司对油气资源越丰富的地区的控制比例相对较高。比如,中东国家石油公司控制油气资源的程度分别为73%,南美地区国家石油公司对油气的控制程度为82%。

资源所有国成为油气规则的制定者,这已通过伊拉克两轮油气的招标得到证明。在招标中,伊拉克设定的服务费价格低到只有1~2美元/bbl,而外国公司的标的均在3美元/bbl以上。事实证明,外国公司被迫接受伊拉克制定的苛刻的合同条款,中标的服务价格是伊拉克政府设定的最低标准。因此,伊拉克实现了最大限度保护自身资源利益的目的。

因此,其他资源国可能模仿伊拉克油田成功招标的做法,在新项目招标时采用服务合同,同时也可能变更原有的产品分成合同。例如厄瓜多尔就将产量分成合同转成风险服务合同。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国可能模仿伊拉克合作模式,通过服务开放上游市场。

4) 国际石油公司的角色发生改变。

在目前的条件下,主要目标为获取和占有资源的合作难度越来越大。国际石油公司的地位开始下降。因此,国际石油公司将接近技术服务公司的角色,更像服务的提供者,经过资源所有国授权来开采石油资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