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有何区别

第一个问题: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有何区别
第2个问题:在税审报告中,有个表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里面第34行是“减: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的税额”为什么这里要填写“企业所得税月度预缴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所得税额”?
还有种情况是:所得税申报表中如果“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大于“应纳税所得额”,那么填写的是预缴的所得税额
高手啊,指点一下我吧。

一、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1、二者的含义不同

(1)1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2)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二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2)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扩展资料:

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予扣除的项目:

1、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支出。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纳税人购置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

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被处以的滞纳金、罚金,以及除前款所称违法经营罚款之外的各项罚款。

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5、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有赔偿的部分:是指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由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

6、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金融保险企业1.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的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扣除。

7、各种赞助支出:是指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无关的各项支出,如担保支出、回扣支出、风险投资准备金支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纳税所得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7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如下:

1、作用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主要是用来存钱、取钱、转账的公司账户;

而应纳所得税额用来办理包括提现和发放员工工资福利等在内一切符合法律法规的结算,而一般存款账户只能办理一般的结算业务,不能提取现金和发放员工工资福利。

2、性质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可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不可以办理现金支取。。

应纳所得税额可以随时存入或取出资金,但是取出资金必须通过公司转账支票转入公司基本账户中,然后再通过公司现金支票支取。

3、目的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防止和发现特定财务报表认定的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应纳所得税额以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4、性质范围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指工业企业,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

而应纳所得税额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还有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有的流通企业总收入核算的是差价收入、即毛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纳税所得额

百度百科-应纳所得税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27

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为,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而应纳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税率。也就是说,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是企业在应纳所得税额基础上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的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举例说明一下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区别。比如,某企业2020年取得产品销售收入5000万元,应结转产品销售成本3000万元,发生销售费用800万元,管理费用500万元,财务费用100万元,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300万元,缴付工会经费5万元、职工福利费3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不考虑成本费用税前扣除比例和标准,以及调整因素)。


应纳税所得额=5000万元-3000万元-8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5万元-30万元-10万元=555万元


2020年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555万元*25%=138.75万元。


应纳税额。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应纳税额是企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两个因素。应缴纳所得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得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和允许弥补的亏损后额余额。


间接计算法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纳税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税法规定范围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项目需要调整的金额;二是税法规定扣除标准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项目需要调整的金额。


总之,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区别,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而应纳税额是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税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

更多问题进会计网问答>>

第3个回答  2018-09-04

区别是:应纳所得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所得税率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所得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应纳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拓展资料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所得额(会计利润)往往不一致。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依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缴纳所得税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纳税所得额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应纳税所得额----交税基数(税前)
应纳所得税额----交的税(=交税基数 乘 税率)
2·每季度申报时,如果有盈利,就要交税,这个税只是企业当前利润算出来的,没有进行纳税调整事项调整,称为预缴。年底要汇算清缴,最后计算到底要交多少税,和企业账面的利润算的不一样。
3·如果经过调整,调整后的利润比账面利润少了,应缴的税就小于实际已交。多交的税金要办理退税。不过税务一般不直接给你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