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的规律是什么?

是光经过的不透明物体所产生的规律??有吗??

第1个回答  2007-10-22
第2个回答  2021-01-29

第3个回答  2007-10-22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I.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6)牛顿对光的色散研究成果.

牛顿通过一系列的色散实验和理论研究,把结果归纳为几条,其要点如下:

①光线随着它的折射率不同而颜色各异.颜色不是光的变样,而是光线本来就固有的性质.

②同一颜色属于同一折射率,反之亦然.

③颜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为光线所固有,不因折射、反射和其它任何原因而变化.

④必须区别本来单纯的颜色和由它们复合而成的颜色.

⑤不存在自身为白色的光线.白色是由一切颜色的光线适当混合而产生的.事实上,可以进行把光谱的颜色重新合成而得到白光的实验.

⑥根据以上各条,可以解释三棱镜使光产生颜色原因与虹的原理等.

⑦自然物的颜色是由于该物质对某种光线反射得多,而对其他光线反射得少的原因.

⑧由此可知,颜色是光(各种射线)的质,因而光线本身不可能是质.因为颜色这样的质起源于光之中,所以现在有充分的根据认为光是实体.

(7)牛顿对于光的色散现象的研究方法的特点.

从以上可看出牛顿在对光的色散研究中,采用了实验归纳——假说理论——实验检验的典型的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并渗透着分析的方法(把白光分解为单色光研究)和综合的方法(把单色光复合为白光)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光的色散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因为色散是光的成分(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引起的,而折射率由波的频率决定。
光具有粒子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电效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