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社保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如题所述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一、劳动关系认定
在主张赔偿前,员工需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社保缴纳记录可以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之一,但并非唯一证据。员工还可以收集其他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同事证言等,来加强劳动关系的认定。
二、赔偿主张依据
员工在认定劳动关系后,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主张赔偿。赔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拖欠的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等。员工需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合理计算并主张相应的赔偿金额。
三、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员工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及用人单位的违法事实,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注意时效问题
在主张赔偿时,员工还需注意时效问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因此,员工应在发生劳动争议后的一年内及时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以免错过时效。
综上所述:交了社保但没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在寻求赔偿时,需先认定劳动关系,然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主张赔偿。在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时,应提供充分的证据并注意时效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