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和传国玉玺是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精研细磨而成的。

最初的玉玺是是用和氏璧做的,在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可是从此不知所踪。随后的玉玺都是开朝皇帝自己做的,并且越做越多,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共刻制1800余枚宝玺。

扩展资料

和氏璧现代下落

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

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镇)。

这颗玉玺经北周、隋、唐,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为石敬瑭围困自焚后,这颗玉玺也下落不明了。北宋赵匡胤开国后,就未见有传国玉玺的记载。

北宋哲宗时,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诸大学士一局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是始皇帝所致的传国玉玺。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玺又失踪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氏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国玉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

传国御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传国御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扩展资料: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是著名玉工,善识玉。在楚山发现一块玉璞,然后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逐出国都。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又被砍去了右脚。

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流尽,继之以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砍脚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脚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做石头,忠贞之士被当做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发现果然是稀世美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之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和氏璧作为聘礼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愿上当受骗,便派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和秦王斗智斗勇,最后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这便是“完璧归赵”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太后大怒,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掉一角,后以金补之。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局面。“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隋亡,玉玺被萧后带到突厥,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玉玺归唐。隋唐时,传国玉玺仍被统治者视为至宝。后唐末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从此下落不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国玉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6

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雕刻成的。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

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扩展资料: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

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御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

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王莽篡汉时,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当时王政君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传国玉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精研细磨而成的!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年),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缪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
传国玉玺的流承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传冉魏,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古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由是,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皇帝亦淡出中国历史,更无所谓“白版”不“白版”矣。
就此,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又将中国推入了新世纪。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传国玉玺本身具备了作为一个宝物所有的条件,仅从质材上来说,传说中这块晶莹剔透,无瑕的美玉便已经令人赞叹。近年来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传国玉玺不仅仅是一块玉石,还可能是一块带有一定放射性能力的神奇石头,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依据。《吴书》记载,孙坚进军洛阳讨伐董卓时,在城南甄官井捞出传国玉玺,当时井内每天有五彩霞气冒出,下井打捞时还发现了一个宫女的尸体,人虽然早已经死了,尸体却依然和活人一样,没有任何腐坏。当然,这种说法过于牵强附会。中国古代传说里历来有类似的故事,全国各地也有很多有相似传说的遗迹。我的家乡马鞍山地处江东,附近有一处历史遗迹采石矶,据说采石二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当年附近山上有一口井冒出五色光芒,后来打捞得到五彩石头。巧合的是,本地当年也属于孙氏家族的辖地吴王国。我猜想,很可能当年在孙氏的吴国有过这么一个很出名的传说故事,至于详细如何,自然无从考证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即便有放射性能量,也未必能有尸体不坏这样的防腐效果,何况那个宫女当时是泡在水里,要说一点都没有变模样,实在不大可能。当然,仅仅作为一块普通的玉石来看,传国玉玺也是极品中的极品。千百年来,关于传国玉玺的质材,也一直有多种说法,直到今天,依然让人难以分辨。
  当然,关于传国玉玺的材料,最为人熟知的还是那块中国玉石史上最珍贵最无可比拟的玉中之王——和氏璧。提到传国玉玺自然不能不提到这块宝玉。
  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落于一块青石上,古人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传说,卞和知道这块青石乃是一块难得的玉璞,其中必定有宝玉,于是把玉璞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请玉工前来鉴定,玉工认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并非玉璞,于是楚厉王大怒,刖卞和左足,将其逐出。卞和失望却无可奈何,只得含恨回家。后来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这次的经历和上次几乎完全相同,武王又刖了卞和右足逐出。卞和再次伤心失望中,抱着这块尚是青石的宝玉苦苦再熬过了几十年,直到武王又死,文王即位。此时卞和虽然还是有心献宝,无奈自己已经是几十岁的老人了,而且双足残废,根本无法前往国都献宝。无奈中,卞和只得抱着玉璞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哭尽,流出鲜血。文王听说此事,终于派人去问卞和:天下被刖的人很多,为什么你哭得这么伤心?卞和道:我不是为了被刖双足伤心,我难过的是明明是宝玉却被认为是石头,明明是忠贞之士却被认为是欺君之罪。是非颠倒,黑白混淆,这才让我如此难过。文王此时终于决定请玉工剖开玉璞,果然得到天下无双的美玉,琢成玉璧,从此,这块美玉被叫做和氏璧。
  和氏璧的故事在《韩非子》《吕氏春秋》《国书》中都有类似记载,这个故事本身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然而,这只是这块宝玉无可比拟的国宝生涯的一个开端。其后和氏璧经历的故事更多更动人。
  春秋战国时期,和氏璧在他出世后的前几百年里便和中国的历史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
  自从和氏璧被雕琢出来以后便一直被深藏在楚国的宫殿里四百年,后来楚国相国昭阳灭越败魏,立下罕见的大功,楚威王把和氏璧赏赐给了昭阳。昭阳也成了和氏璧第一个非君王的主人。可是过了不久,一天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间应众人所请将和氏璧拿出来请大家观赏传阅。忽然有人说山下深潭里有丈余大鱼和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于是众人争相目睹。再等到众人回到席间,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飞。席间众人猜测之后一直怀疑是昭阳的食客张仪偷窃。张仪当时还是个落魄的文人。他否认偷窃,却被鞭笞的遍体鳞伤,不过始终不曾承认,后来和氏璧终究没有找到。就此第一次在历史中失落不见。张仪很快也从楚国逃走,后来终于成为天下闻名的纵横家,他的连横之策,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这是关于和氏璧流落辗转的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其实还是很经不住推敲的。和氏璧这样的天下罕见宝玉,居然会在一个众人群集的场所被上百人传递赏玩,随即随意被盗,这几乎根本不可能。潭里的鱼再怎么好看,大家也很难想象会有人把面前的无瑕宝玉随手一丢便跑去看热闹,而即便当时真的被盗,以昭阳的权势,又是在一座山上,嫌疑人几乎无可逃遁,要想找到失物也绝非难事。我自己的看法是这个故事杜撰的成分很大,很有可能是后人为了增加和氏璧的传奇色彩而编出来的。这一点其实也并不太重要,不论怎么说,我们隐隐可以感觉得到,从和氏璧出世后便人为的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特质,那就是这块宝玉与天下紧密相关。
  和氏璧后来的故事我就不再重复了,前文有过说明。我想说明的是,不论历史里记载了哪些故事,和氏璧从他在中国历史里出现开始就注定了不是一块普通的玉璧。这也很大程度上为它和传国玉玺之间产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奠定了基础。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也正是和氏璧从历史里消失,两者之间产生联系似乎也很自然。和氏璧成了传国玉玺,一切都水到渠成。可是真的如此么?
  传国玉玺的材料究竟是不是和氏璧一直有很大的疑问在这里。如果对中国古代玉器有一定知识的人恐怕都会对这一论断有一定的怀疑。玉璧在中国古代是有固定型制的。《说文解字》里对“璧”字的解释是:璧,瑞璧,圜也。从王辟声。《尔雅·释器》说: “肉倍好,谓之壁”。“肉”是指的边,“好”是指的孔,“倍”是指边和孔之间的比例关系。实际上,玉璧在中国古代是常见的玉器器型。根据《尔雅》的解释,几乎圆有孔的玉器,边与孔的比例关系是:二比一谓之壁,一比二谓之瑗,一比一谓之环。当壁大于六寸时,谓之瑄。此外,早在周代把一种变形的壁称作“壁羡”(径一尺,孔三寸)‘,形状为有孔的似椭圆形体,可能是为充分利用长薄型玉璞加工而成。而这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玉璧,都是扁平的圆形器。
  而传国玉玺的形状如何呢?传国玉玺虽然在史记里便已经有了记载,但是真正的型制的记载相对出现的还是比较迟,最早见于《北齐书.辛术等传》,不过此后历代的记载基本上都完全一致。传国玉玺的外形为“方四寸,上纽交盘龙,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的玺文我们以后再谈,要用一块扁平的和氏璧来雕琢出方四寸的传国玉玺,这究竟有没有可能?
  或许有人会认为只要和氏璧的厚度足够四寸,便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是千万不要忘了,璧是中间有孔的!而且孔的直径差不多要占到整个玉璧直径的1/3,谁能相信传国玉玺的中间是有一个孔的?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的要拿和氏璧来做玉玺,似乎也只有在玉璧的一侧,选择环上较厚的部分来切割下来一部分。这不但要求和氏璧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尺寸,而且,如果这样做的,可以想见,一代稀世珍宝和氏璧的大部份材料是被浪费了的。秦国曾经为了得到这块玉璧喊出过十五座城池的价格,秦始皇真的就舍得这么浪费?我们按照周代一尺今天23.1厘米来换算一下,传国玉玺方四寸,边长大约在9.2厘米。按照这样算下来,和氏璧的直径至少要在三十厘米,厚度要在10厘米以上才有可能雕琢出传国玉玺。而且,如果这样的推论成立,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因为璧实际上是一个圆环,如果在一侧可以雕琢出传国玉玺,那么相对的另一侧何尝不可以?简单算起来至少也可以雕琢出四个大小类似的玉玺。这当然是不曾听说过的,直径30厘米的玉璧似乎也不大可能存在。而一块玉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尺寸,恐怕也不会被制成玉璧。璧本来就是为了适合一些形状薄长的玉璞制作的类型。
  那么,会不会和氏璧是一个例外,它就是有着非常巨大的玉璧形状呢?当然,这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作为传说里的宝物,和氏璧本来就与众不同,我自己觉得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并不能彻底否定。不管怎么说,当一个玉璧能够让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去交换它的时候,它有任何形状都不该让人意外。不过,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对玉器的型制也有着详尽仔细的划分,和氏璧既然被称作璧,应该有璧的基本形状,从这一点来看,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可能性不是很大。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