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以外节气《天社》是哪一天

怎么确定这一天?用什么办法能计算出来?

在春分前后遇到午日的一天为天社。

并且在这一天要上坟祭祖。同姓亲房们将一头猪或一只羊宰杀后拾到祖坟里。有条件的家里还做一盘鸡碗。将宰杀的猪放在木板上拾到祖坟的后土祭祀,焚化纸钱香表,男女跪拜,一长者祈祷祖先赐福于后代。

扩展资料:

在天社这一天要上坟祭祖。同姓亲房们将一头猪或一只羊宰杀后拾到祖坟里。

有条件的家里还做一盘鸡碗:将一只大公鸡用针刺杀后去毛煮 熟,鸡身上盖以用纸剪成的花衣,鸡嘴里衔上一撮棉花,然后将鸡装在木盘里,周围还摆上以豆芽、鸡蛋、腊肉、葱等做成的5碗凉拌菜,供献在祖坟前。

将宰杀的猪放在木板上拾到祖坟的后土祭祀,焚化纸钱香表,男女跪拜,一长者祈祷祖先赐福于后代。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社百度百科-春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天社指在春分前后遇到午日的一天。

传统习俗中,田社也叫"天社"的,到底是指哪一天呢?天社又称为春社,是最为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在汉族民间也有二月初二、二月初八、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天社的具体时间应当是从立春那天开始推算戊日,第五个戊日就是"天社"。

天社:

周礼天子日坛祭日,《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

地球每365天6时9分10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北半球来讲,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节气都是指的时刻,即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

扩展资料:

天社的另外两个名字:

1.星名。

在春分前后遇到午日的一天为天社。这一天要上坟祭祖。同姓亲房们将一头猪或一只羊宰杀后拾到祖坟里。有条件的家里还做一盘鸡碗:将一只大公鸡用针刺杀后去毛煮 熟,鸡身上盖以用纸剪成的花衣,鸡嘴里衔上一撮棉花,然后将鸡装在木盘里,周围还摆上以豆芽、鸡蛋、腊肉、葱等做成的5碗凉拌菜,供献在祖坟前。将宰杀的猪放在木板上拾到祖坟的后土祭祀,焚化纸钱香表,男女跪拜,一长者祈祷祖先赐福于后代。

2010年秋社时间为农历八月十八日。

2.虫名。

显虫为害于金属物品的虽不常兑,但世界文献中已豁录着静多种甲虫、白蚁、若干种蛾类幼虫和蜂类成虫。其中美国加州一种蛀害电揽铅皮的长蠢Scobl’ci召介clt’厉:(Lec.),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一种天社蛾幼虫,当它作茧化蛹以前,在电覆上咬成凹陷,然后吐林作茧,井把咬下的碎屑附着在茧上,作为保护物。

这种天社蛾幼虫原来寄生在柳树和福树上,它的习性当化蛹越冬前,幼虫选择适当地点作茧,一般多在树干上咬一凹陷,使茧可以扁平地隐藏着,因为茧上附着静多咬下的碎屑,所以与周围的色泽很相似。很有可能爬行到附近的电杆上,而在电糟上作茧。

因此可以断定它并非以铅皮为食料,而是以电揽为作茧踢所。不过它的这种习性所造成的后果,决不止于破坏了电搜,由于包在电糠外边的船皮被破坏后,电技上的艳徐体就可因水分的侵入而受到霉烂,或甚至走电,以致电路不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9

在春分前后遇到午日的一天为天社,这一天要上坟祭祖。

同姓亲房们将一头猪或一只羊宰杀后拾到祖坟里。有条件的家里还做一盘鸡碗:将一只大公鸡用针刺杀后去毛煮 熟,鸡身上盖以用纸剪成的花衣,鸡嘴里衔上一撮棉花,然后将鸡装在木盘里,周围还摆上以豆芽、鸡蛋、腊肉、葱等做成的5碗凉拌菜,供献在祖坟前。

将宰杀的猪放在木板上拾到祖坟的后土祭祀,焚化纸钱香表,男女跪拜,一长者祈祷祖先赐福于后代。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利于春季的成长阶段。

所有的觉醒都是:“春分前,斗米钱”(广东),“春分雨,夏次火日”(四川),“春分雨每忙,先栽瓜豆后移栽”(湖北),春分菜,大采热甜瓜”(湖南),“春分种麻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扩展资料:

1、立春:

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2、雨水:

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3、惊蛰:

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4、清明:

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5、谷雨:

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6、立夏:

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7、小满:

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8、芒种:

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9、夏至:

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10、小暑:

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11、大暑:

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12、立秋:

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13、处暑:

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14、白露:

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15、秋分:

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16、寒露:

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17、霜降:

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18、立冬:

斗指乾。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19、小雪:

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20、大雪:

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21、冬至:

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22、小寒:

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23、大寒:

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春分民俗活动:

1、送春牛  

春分来了,当它出现房子送鞭子地图。

它的身影是两张红纸或黄纸印在阴历年,还印在农夫的犁纹上,称为"鞭图"。

送图是一些民间好词的演唱,主要说一些春天和吉祥Brinnon的话,每一个更是Shengying,看什么说什么,说大师乐和给钱到目前为止。

虽然这些话是随便说出来的,但句子有韵音。

俗称"春泉",说春人叫"春官"。

2、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3、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

4、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5、祭日

在周代,春分节日仪式。

《礼仪之书》:”祭祀祭坛”。”港盈:”春分也说。

太阳潭位于北京东南的太阳潭路东,又名旭坛,是明清皇帝在春分这天敬拜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朝日设置在春分,每当一,C,E,G,年,皇帝亲自牺牲,其余的年龄由官员代表祭祀。

协调(24solarterms)指的是中国农历的24个特定季节,代表着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的季节性变化,每一个对应于地球的位置在每个运动的黄道。

协调,在中国先秦时期,已经建立,到汉代指导农业的补充历,是观察太阳年运动,识别季节性、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形成知识体系。

它将太阳年运动的轨道划分为24个相等的部分,每个相等的部分是一个太阳期限,从春天开始,最后大寒意,周期,不仅是历代统治者颁布的时间标准,而且还指导着指南的农业生产,和指南针,人们预测寒冷和温暖的雪雨在日常生活中。

是积累了长期的中国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在2016年11月30日,协调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名单。

在国际气象界,协调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2017年5月5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成立了"协调"保护联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28

二十四节气以外节气《天社》是在春分前后遇到午日的一天,这一天要上坟祭祖。

同姓亲戚们将一头猪或一只羊宰杀后拾到祖坟里。有条件的家里还做一盘鸡碗。将宰杀的猪放在木板上拾到祖坟的后土祭祀,焚化纸钱香表,男女跪拜,一长者祈祷祖先赐福于后代。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在春分前后遇到午日的一天为天社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斗指乾。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