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来龙去脉

哪个大哥可以帮我详细的说明一下酒文化的来龙去脉啊。越详细越好。谢谢
酒怎么品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够一点一点的说清楚的。
能不能给一些敬酒的段子啊。例如,第一杯敬天,人人都要喝。第二杯敬地,人人都要喝。第三杯敬父母,还是得人人都要喝。有没有啊?来一些

中国的酒如同茶一样,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杜康造酒之始,中国的酒代代传承,中国的酒与国外的不同的是主要是白酒,国外大多是红酒,中国的白酒主要有醇香型,降香型,曲香型,混合香型,各具特色,淳厚芳香。自古以来,酒就出现在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中,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把酒问青天,还有一句话: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然也有酒入愁肠愁更愁的话。酒发展到今天形成中国文化之一,造酒技术也有所提高,酒的价值也在增长,但是,酒后驾车意外频出,饮酒过量造成死亡,官场生意场无酒不成事,这些现象也值得深思。其实适量饮酒舒筋活血,有助健康,还是那句话:就像茶一样,要品,才能体会文化。以上拙见,实属自家之言,比较爱好中国文化方面的事情,借贵宝地倡言己见,多谢。

酒令,顾名思义,是饮酒时的一种规矩。通常情况是一人为令官,按一定的规则,或划拳,或猜枚,或巧编文句,或进行其它游艺活动,负者、违令者、或不能完成者均罚饮(遇同喜可庆之事项时,则共贺之,谓之劝饮,含奖勉之意)。实际上,酒令是饮酒时所进行的一种风流文雅、睿智隽永的娱乐活动,特别在宴席上更是一种佐酒助兴、活跃气氛的主要手段,是文化入于酒,是酒中的社会文化、大众文化。

一 悠久历史
酒令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萌生于西周。本意是有关节制人们饮酒的律令,森严的礼仪制度。那时候,除设有专门“掌酒之政令”的酒官外,在酒宴上还设有专门监视人们饮酒的“监”、“史”,不管敬酒、罚酒,都要受到“监”、“史”的节制,不准饮酒过度,不准有失礼仪,违者予以惩处。这种以强制性手段确立的酒法,是依法行礼的开始,也是酒令萌发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或可以定为准酒令的产生。
酒令正式诞生于2600年前的春秋初期。据写于汉初的《韩诗外传》载:“齐桓公置酒令日:‘后者罚一经程(经程是一种饮酒器)!’管仲后,当饮一经程,而弃其半日:‘兴其弃身,不宁弃酒乎’”这表明春秋初年已经有了酒令的名称。战国初期酒令由原来的节制饮酒转变为劝酒的性质,“礼”的内容也逐渐淡漠,到了晋代,石崇在他的金圆别墅中宴客,不但令客人即席赋诗,而且规定,“或不解者,罚酒三斗”,从此产生了正式的以诗为令进行罚酒的酒令。曲水流觞令和藏钩令是魏晋的南北朝人从民俗中发掘出来的别有风情的酒令。至此,原本是维护“礼”的、专门为贵族所制定的酒令,在民间汲取了大量养分之后,又以洒脱,新鲜的面貌流行于世间。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酒业振兴,酒风甚浓,为酒令成长提供了沃土,使酒令迅速发展成熟,最常见的有掷骰、射覆、酒筹、酒牌、文字令,此外还有击鼓传花、手势令、旗幡令、小酒令等等,其花样之新,门类之多都达到了空前水平,在文人雅士中十分流行。宋代酒令由雅趋俗,俗中见雅,比唐代酒令有了更广泛的基础。元代以膈,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酒令从士大夫、文人雅士及富豪之家的酒宴之间普及到民间建党百姓之家。
明清时代,酒令进入颠峰状态,其品种之多,内容之丰富,都有前代酒令所不能比拟的。凡人间事物、花草虫鱼、经史典故、风俗习惯、时令节气、唐诗宁词、小说俗语等等,无一不可入令。而且这时候的酒令向着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向发展,日臻完善,专著颇丰。特别是文学酒令几乎运用了所有的修辞手段,雅令在娴熟中见经纶,俗令在随意中显风采。而且行令气氛宽松,不行苛令,行令只为劝酒,饮酒只为行乐。
酒令是我国酒文化中戛戛独造的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它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今天,我们掌握酒令的有关知识,并把它适当地应用到饮酒活动当中,可以调节气氛,增添乐趣,陶情冶情,增进智力,提高饮酒的文明程度。
何叔衡等编著的《古今酒令大观》把酒令分为字词令、诗语令、花鸟鱼虫令、骰令、拳令、通令、筹令等七类。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赞成王守国在《酒文化中的中国人》一书中的见解,把酒令分为大众酒令和文人酒令两大类。大众酒令更具实用性,文人酒令更具艺术性。

二 大众酒令
大众酒令以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特色,不管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很快地操作运用,在威信宴席上都占有压倒优势。大众酒令主要有以下十种形式:
1、骰令。骰(亦称“色子”)令是古人常用的酒令之一。有时用一格骰子,最多可达六枚,依令限数,因人、因时而定。此令简单快捷,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需要什么技巧,全凭运气,特别受豪饮者欢迎。骰令各目繁多,主要有猜点令、六顺令、卖酒令等。
2、猜物。把某物藏起来,使在席之人猜测其所茂之处。猜中者胜,猜错者饮。主要有茂钩、猜枚(又称猜 拳)、猜花等。
3、指掌令。以指为戏,故称指掌令,主要有五行生克令、一官搬家讼、抬桥令、石头令剪子布令(此为日本拳)、大小葫芦令、拳(又称猜拳、拇戏)、打更放炮令等。
4、击鼓传花令。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于屏后击鼓,客依次传递花枝,鼓声止而花枝在手者饮。
5、虎棒鸡虫令。二人相对,以筷子相声,同时或喊虎、喊棒、喊鸡、喊虫,以棒打虎、虎吃鸡、鸡吃虫、虫嗑棒论胜负,负者饮。若棒兴鸡、或虫兴虎同时出现,则不分胜负,继续喊。
6、汤匙令。着一汤匙于盘中心,用于拨动匙柄使其转动,转动停止时匙柄所指之人饮酒。
7、地方戏名令。行令者每人说一种地方戏各,并指出一个名演员的说不上者饮两杯,说出一半者饮一杯。
8、拍七令。从一数起,下数不限,明七(如七、十七、二十七等)拍桌上,暗七(即七倍数,如十四、二十一、二十八)拍桌下,误拍者饮。
9、投壹。设特制之壹。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胜,负者饮。
10、揭彩令。令官将一张写有数字的纸条用杯子扣在桌子上。合席之人除令官外均不知此数字,但要求这个数字必须在6—36之间。令官饮完,口中说出“6”字后再送给席间的任何一人,依次类推。如果所加数字之和刚好兴杯中所扣数字相等,叫做得彩,则该人饮一杯酒。倘若又轮到令官而数字又未超过杯中之数,则令官只许加“1”再送给他人,如果累计已超过杯中数 ,那么该人与接者猜拳,过几个数猜几拳,输者饮酒。

三、文人酒令
文人酒令比较文雅,需要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方可操作使用。如果说的话,那么文人酒令则带有“阳春白雪”的味道。
一是字词类。汉语言独特的字形结构为文人们在词令上争奇斗巧提供了广阔的的台。字词令主要有:
1、八字令,每人说出一个带“八”字的词,此词必是八个同类的总称,说不出者饮。如“八仙”、“八卦”等。
2、拆字对令:令官到一拆字对联的上联,要求在座者将下联对出,对不上者饮。如“踏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两重山。”
3、词牌合字令:此令要求说出三种曲牌名,三个曲牌的第一个字合起来成另一个汉字,不成者饮。如:木兰花、卜算子、早梅芳;月下笛,西地锦。女冠子(腰)。
4、离合字贯诗文成名。如: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饮一杯酒”。
5、同色离合字贯俗语。如:同色茶如酒,吕字两个口,饮荼大口,饮酒小口。
6、拆字贯诗句或俗语。如:一卜为下,二人说话,一人争上,一人争下;“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7、离合字贯俗语。如门口问信,人言不久便来;八刀分肉,内人私议不均。
8、推字换形。如:木在口内为困,推木在上为杏;十在口内田,推十往右为业。

二是诗词令,主要有:
1、诗中含字令,背古诗一句,四言、五言、七言不拘。句中须含令官所规定的字样。
2、作诗令,要求在席者每人作诗一首,顺口溜亦可。
3、诗分真假令。葡萄美酒夜光杯(真酒 ),寒夜客来茶当酒(假酒)。
4、女儿令。此令有数种行法,凡女儿之性情、言语、举止、执事,皆可言之,下七字用成句更妙。如:女儿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女儿欢,“只言容易得神仙。”
5、改字诗令。将古诗读错一字,另引一句诗解之。不工者饮一杯,不成者饮双杯。如:少小离家老二回,(明是老大,何云老二?)只因“老大嫁作商人妇”。

三是回环令。凡诗句中首尾二字相关或回反复者均可。如:“一马当先”(甲),“先睹为快”“快人快语”“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人过在佛寺,寺佛大过人”。

四是筹令。旧时筹令名目繁多,均在竹制之筹上刻饮、罚之令,临席摇扯,对上即饮。一般酒筹多锈刻唐诗、宁诗、元曲名句 及文学名著之人名或名贤故事,每筹下注明饮酒对象及数量。
五是名贤故事令。其法类似于筹令。行令方法,将筹插于筒中,行令时自令官起依次掣筹,按筹中刻写的酒约行酒。

六是酒牌令。以牌的形式,上刻所行酒令的内容。使用时,只要任意抽取其中的一张牌,按照牌面上的饮酒法则行事即可。

七是故事令。要求在席间或说贼,或讲故事,或说笑话,讲不了赌 饮酒,或者讲出笑话不惹人笑者饮酒。

八是混合令。既是综合以上几类酒令内容的酒令,很难单独划分,故日混合令。

民间流传的经典劝酒令大全
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来几下。
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
一两二两漱漱口,
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走,
七两八两还在吼。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人在江湖飘啊哪有不挨刀啊~~~几刀砍死你啊~~~~
梁山伯祝英台生个儿子不成才~~~几点钟才回来~~~
男人不喝酒活的象条狗,
男人不抽烟活的象太监,
女人不化妆白活在世上,
男人不抽烟白活在人间。
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革命小酒天天醉……
两腿一站,喝了不算。
甘为革命献肠胃
革命的小酒天天醉,
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
喝得手软脚也软,
喝得记忆大减退。
喝得群众翻白眼,
喝得单位缺经费;
喝得老婆流眼泪,
晚上睡觉背靠背,
一状告到纪委会,
书记听了手一挥—
能喝不喝也不对,
我们也是天天醉!
辣酒涮牙,啤酒当茶
6个6啊!哥两好啊!谁怕谁啊,乌龟怕铁锤啊!
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主人举杯对在座的说道:“女人大点口,男人全进去。”
小快活,顺墙摸;
大快活,顺地拖。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一喝九量,重点培养
只喝饮料,领导不要
能喝不输,领导秘书
一喝就倒,官位难保
长喝嫌少,人才难找
一半就跑,升官还早
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小姐,我该喝多少?——小姐说了算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小姐陪。——与在座小姐对饮一杯
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咳,没办法,喝了吧
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
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酒量不高怕丢愁,自我约束不喝酒。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
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好酒量,喝一杯
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
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自饮一杯
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
商品经济大流通,开放搞活喝两盅。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大口喝
若要人不知,除非你干杯
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胃出血!
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
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朋友够豪爽!
会喝二两的喝五两,这样同志党培养!
会喝半斤的喝壹斤,这样哥们最贴心!
会喝壹斤的喝壹桶,回头提拔当副总!
会喝壹桶的喝壹缸,酒厂厂长让你当!
出门在外老婆交代,少喝酒、多叨菜,够不着了站起来。
输了咱不喝,赢了咱倒赖,吃不完了兜回来。
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喝冰水找理由)
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
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25
中国的酒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中国的酒有少量的果酒,主要是以粮食原料酿制而成的,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半固态发酵为特征,这成为东方酿酒业的典型代表。近代以来,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年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 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它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 来,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总之,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第2个回答  2007-10-25
品酒师教你识破各类酒
黄酒的饮法

黄酒的饮法,可带糟食用,也可仅饮酒汁。后者较为普遍。

传统的饮法,是温饮。
饮葡萄酒的规则
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

先上新酒,后上陈酒;

先上淡酒,后上醇酒;

先上干酒,后上甜酒。
http://www.jiuwenhua.cn/news/2007-08-07/content_4925.htm
http://www.zh5000.com/ZHJD/jwh/zhjwh-index.htm以上两个网站比较专业
第3个回答  2007-10-25
你好!

你的这个问题,可谓博大精深,呵呵 (*^__^*)

一般人恐难说清楚,另外,容量太大,还是给你个地址,这个是专门讲酒文化的。

一个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三大博大精深的主题。

http://www.wenyi.com/culture/jiuwenhua/

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