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伤痕小说”的有

a、刘心武的《班主任》
b、卢新华的《伤痕》
c、叶辛的《蹉跎岁月》
d、 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

伤痕文学是在文革结束之后产生的,作为“伤痕文学”之滥觞,较早就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2)甚至有些论者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六十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3)而“伤痕文学”名称的源出则与另一部受到广泛阅读和争论的短篇《伤痕》。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卢新华,小说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的《文汇报》。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宋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一些论者认为迟至1986年才出版的长篇《血色黄昏》(老鬼),也应看作是属于这一范围的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01
这里以为全是的......

a、刘心武的《班主任》
b、卢新华的《伤痕》
c、叶辛的《蹉跎岁月》
d、 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1-01
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
刘心武的《班主任》
卢新华的《伤痕》
这三部都是“伤痕”
第3个回答  2007-11-01
both
第4个回答  2007-11-01
abc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