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购入生产用的材料一批,材料的买价是1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是17000元,入库后的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是200

元,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是2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写会计分录

1、采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102000
应交税费 17000
贷:应付账款117000
2、支付挑选整理费:
借:原材料200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200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是2000元计入材料采购成本,不必另做分录。
会计分录(Accounting Entry,又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是指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列出每笔经济业务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便于事后检查。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分录。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基本要素
一、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
二、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三、金额
主要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编制的格式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⑷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1、采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100000
应交税费 17000
贷:应付账款117000
2、支付挑选整理费:
借:原材料200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200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是2000元计入材料采购成本,不必另做分录。
第2个回答  2011-10-14
借:原材料 100200
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应付账款——材料供应商名称 117000
应付账款——挑选整理费收取方名称 200
(合理损耗2000元,只是购进材料的数量减少了,验收入库时数量按照实际数量入库,但2000元则平均摊入到入库材料的单价中,由入库材料承担,相当于实际入库材料的成本提高了,所以不需要做会计分录。既然是合理损耗,也就是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也不需要做进项税转出)
第3个回答  2011-10-14
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增(进)17000
贷:应付账款 117000
支付整理费:
借:销售费用200
贷:现金200
第4个回答  2011-10-15
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 17000
贷:应付账款 117000
借:管理费用 200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0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