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唯官有学而民无学",那乡学是为民吗?

如题所述

  不是的,在那时还没有为民的学校。第一个比较低的学校是孔子办的,但都不是为民。孔子办学时学费为十束。是面向低层士或落破贵族的。
  国学和乡学。设在王都的大学和小学,总称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地方学校自乡以下有四学:乡校、州序、党庠、、家塾。郊外为野,野分六遂,遂无学校,乡学由负责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教育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即“乡三物”。(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选送司徒,经司徒再择优送至国学。乡学和国学等级有别但存在一定的联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1
  乡学,是招收郊区6 乡国人子弟入学的地方学校。
  根据《周礼》6 乡6遂的建制,周代王城和诸侯国都的近郊为乡,设家、比、闾、族、党、州等6 乡;远郊为野,设家、邻、里、酂、县等6 遂。居住在6 乡的平民,叫做国人,他们多为士或庶人,他们的子弟有进入乡学受教育的权利。居住在6 遂的都是奴隶,叫做野人。6 遂不设学校,因此,奴隶的子弟是被剥夺了受教育权。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庠、序、国学和乡学
  在教育方面,古今差异很大。古代教育资源奇缺,能享受教育的人很有限。古代有政府办的学校,有社会兴办的书院,也有底层的私塾。
  按照《礼记》、《孟子》等典籍的记载,夏代就已有学校,名为“校”。典籍的解释是,“校者,教也。”其主要教育内容为祭祀礼仪和射御、书、数的教育。后世称为一般学校的名称。
  庠(xiáng)为周朝学校的名称。《孟子》说:“庠、序,养也。”就是说庠原义为养,庠源于虞舜时期教养机构。重点利用养老的活动,对青年一代推行孝悌教育。(庠生为科举时代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时代为秀才的别称)。
  序为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起初是教射之地,后发展成为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包括教育子弟)的场所。礼乐、习射宗教教育为主要内容。(庠序并称指地方学校,也泛指学校)。
  国学:先秦学校分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最初是指东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是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和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为主,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小学尤以书、数为主。后世的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主要指太学和国子学。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立的学校。周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
第2个回答  2015-12-01
乡学是到了春秋时期,由孔子首创的私塾教育。与官学相对。西周时期是没有私人教学的,都是国家控制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