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康庄工程方面的调查报告 谁有发一个

4000字以上

“乡村康庄工程”调查报告 [原]
浙江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但仍不平衡。如全省还有20多个经济欠发达县,这些地区的人均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下;从出行条件上看,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目前全省仍有1083个行政村没有通路,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2003年,浙江省决定实施“乡村康庄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14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0公里,让全省3502.6万农民走上柏油路和水泥路。
补助标准
1.通乡公路省补助标准
通乡公路新(改)建路基每公里补助25万元、路面铺装每公里补助18万元。
2.通村公路省补助标准
(1)8个脱贫县的通村公路路基改造和路面铺装每公里各补助12万元;
(2)17个经济欠发达县、5个海岛县、3个革命老区县共25个县(市、区)的通村公路路基改造和路面铺装每公里各补助10万元;
(3)其它县(市、区)通村公路路基改造和路面铺装合计每公里补助16万元;路基和路面单项改造的,每公里补助8万元。(国债资金项目按国家计委的补助标准执行)。
当某一项目的实际建安费少于该项目的总补助资金时,按实际情况给予补助;路面铺装为次高级路面的,其路面补助标准适当降低,中级及以下路面不予补助。
3、通乡公路指县(市)级政府所在地或就近的行政等级公路通往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公路;通村公路指乡(镇)政府所在地或就近的行政等级公路通往行政村的公路。联乡、联村的联网公路不属乡村康庄工程补助范围。
“乡村康庄工程”制订了5年修50000公里农村公路的目标。 到2007年,全省等级公路(准四级及以上)通村率达到90 %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80 % 以上。其中,嘉兴、湖州、宁波、舟山等市全面实现通村公路等级化和路面硬化;杭州、绍兴、台州、金华等市通村公路等级率达到95 % 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85 % 以上;衢州、温州、丽水等市通村公路等级率达到85 % 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50 % 以上。届时,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全省3.8万个行政村将有3.5万个通上等级路。140亿元投入后,直接受益的农民是1500万人,人均1000元左右;间接受益是3000万人,人均500元以上。可见,这笔投入给农民带来的变化是多么巨大!
乡村康庄工程是民心工程,工程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能否按计划完成是百姓最关心的。现在已经是公元2006年,这个工程再过一年也就到期了,那工程到底进行的怎么样了呢?到现在为止,有多少百姓开始享受这工程的实惠了呢?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
我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和亲身调查部分地区,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和观点。以绍兴市新昌县的农村道路建设为例:新昌有777个行政村,2005年总投资7971万元,新昌县总共施工建设的道路工程有101个,其中新建的有29个,改建的有72个,提高通村率10.30%,达道等级道路通村率86.49%。看见了可喜成绩的同时,从中也看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新建道路的数目明显少于改建道路的。难道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全县的农村都已经通路了?非也!现实是百强县里还有很多贫困村一直没有通路。那为何会造成这种现象呢?首先,宏观客观原因是全县本已通路的村子多于未通的,这样通路改建的基数就大了,这样就多于新建的了。其次,也存在微观主客观原因,有这么一句话:农村要发展,就要先通路!很多农村很早就通了公路,虽然可能是沙石路,但毕竟交通方便了,于是这些通了路的村子利用交通方便经济快速发展,随之村民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不断进步,也即思维就活跃了起来;而一直没有通路的农村,由于交通的不便,使得村子一直未能向前发展,甚至有的村子还开始老化,从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这些村村民的文化程度和思考问题的角度相对滞后。当康庄工程启动后,前者和后者的区别就显露出来了:①前者信息来源渠道比较多,很早就可以了解政府的政策,而后者信息来源狭窄,很多未通路的农村,同时也未能通有线电视,从而一个政策出来后,后者往往不能及时了解。从而就间接影响了改建多于新建的现象。②前者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因此村民的文化程度会较后者高,这也影响到了一个村的村干部的办事能力。当优惠政策出来后,前者的村民和干部会采取各种手法,比如请客吃饭、拉关系等等,而正因为这些手段,他们的要求往往都会被上面照顾到;而后者的村民和干部在都到信息后,往往会表现的“无所谓”,更确切的说是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再次,政策偏向有一定的误导性。乡村康庄工程的补助标准是从地理上和工程大小上来区分,欠发达县的补助多于发达县的补助,工程大的补助多于工程小的补助。而事实是,在发达县还存在一些非常贫困的农村急需得到政府的补贴;工程量虽小的农村比工程量大的农村更需要政府的补贴;道路的新建比道路的硬化更需要钱。然而政策恰恰相反,从而使得改建的比新建的多。
二.工程完成的时间长短存在不平衡性。差不多的工程量,有的村子一年就可以完成工程,而有的却要过好几年。造成这主要的原因还是资金的问题,即使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没有资金照样修不成公路。就当我们邻村来说,早在好几年前就测量了公路,还进行了开工奠基仪式,但碍于没有资金,迟迟没有动工。就这样过来好多年,经过村里领导的东奔西跑的凑钱,就在去年把钱凑够了,动工后,经过一年时间,在今年的9月份就要完成通路了。而我们村也在今年7月份进行了测量,至于到底何时才能通路,谁也说不清,一切都决定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按照标准,路基改造每公里的补贴是8万元,我们村的公路测量出是2.6公里,因此可以从政府获得拨款20.8万元,加上我们村经济收入和村民募捐,大概有30万,对于上百万的工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村民都说,按这样的情况,我们村的这条路要过很多年才能完成,现在的下策是,凑到一点资金就修一段路,直到通路为止。然而,像我们这样的小村,自从建村以来,村子里没出过什么企业家和政府人员,所以没有企业家愿意的资助,也没能通过政府关系向政府申请更多的资金。所以我们村通车路漫漫兮,长远兮。这样的情况并不仅存在我们一个村,我们村只是所有贫困村的一个典型代表。此外,乡村康庄工程给予路基铺装硬化的标准也是每公里8万元。这样就存在了这样一个问题:申请道路硬化的村子往往自己有能力给公路硬化,但这些村往往也更乐意做这工程,因为这工程完成给村民带来实惠的同时,还给某些人带来了私人的利润。而同时,新建公路的村子却资金短缺。试问,如果你有一百元钱要给面前向你要钱的两位中的其中一位,一位是好多天没吃饭,饿的正慌,需要饱餐一顿,另一位是想要你的钱去改善下自己最近的伙食,因为这位好久没有吃荤。如果是你,你该把这钱给哪位?当然,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答案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把这钱给那饿了很多餐的人。换一个角度思考,道路硬化和道路新建很像上面这个问题,道路新建的村子就像饿了很多餐的那位,而道路硬化的村子就像需要改善伙食的那位,而企业家和政府就像那位要给两位钱的那个人。所以乡村康庄工程在制定补贴标准的时候需要有目的性的倾向于更需要资金的工程,这也是乡村康庄工程的不足之处。
乡村康庄工程是民心工程,虽然已经给农民和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资金是有限的,而农民需要政府的帮助是无限的。因此,这些资金就得用在刀刃上,应该把这些资金优先拨给那些最需要的农民工程,给农民带去更大的实惠。
农村的婚姻 [原]
早些年,与村子通婚的基本都是本地人,但大概从十年前开始,其他村的生活开始好起来,人们观点改变了,不再愿意把女儿嫁到象我们村那样不通马路的贫困农村。由于农村的男人与外面接触较少,认识本地的姑娘不多,通过恋爱关系谈婚论嫁的就是更不怎么可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从那时开始,村里到了年龄该谈婚论嫁的男人只有把对象范围扩到了远方生活条件比我们这更艰苦的西部农村――云南、贵州。第一批去的人带着妻子回来了,开始了新的生活,一段时间下来,日子都过的不错。有了第一批,后来就有第二批、第三批……
再后来就有原来的人自己回家乡,带那边的女人来这边,然后介绍给本地未婚男子,并很快结婚。(说的不好听,很多是相当于卖,一个女的嫁给一个男子,只要给女方几千元,就一切搞定。但由于是两情相愿,所以不属于拐卖妇女)。很多年过去了,村子的面貌没有边,但单身汉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村子里大大小小最近几年里出生的孩子,除了2个孩子是本地人结合的结晶,其他十多个孩子的母亲都是西部来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往往是不牢固的,而一旦婚姻破裂,受伤害的往往是那可怜而懂事的孩子。这几年,村子里连续2个妇女在生下孩子后,外出打工没多久,就扔下丈夫和孩子,跟着别的男人跑了。就这样,本来好好的家庭,一下子就变的不完整。听说这两个妇女跟别人走的原因就是嫌家里条件不好,嫌村子太穷,没通马路。的确啊,我们好多人在找对象时,当别人问到:你们村通公路了吗?我们村的人只能底气不足的如实回答。如果不诚实点回答就是:“我们村在马路上。”的确啊,马路就在山脚下,只是没通到村前而已。但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水泥路都已经到村口了!”

爬过很多的山,去过很多的景点,但我们村子的风光最让我亲切,不仅仅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更因为村子真的是很美。从小走着山路去上学,迎着朝霞,踏着露水,伴着鸟的喧哗声;当下完雨后,满山都是云雾,就如仙境一般。那时就感觉自己很幸运,生长在这么美丽的地方。虽然很美,虽然有酒香不怕窑子深,但由于交通问题,这里的游客只有我们村民自己。真的很希望,有那么一天,这里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他们都是慕名这里很美丽,都来这里旅游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0
关于金川乡“康庄工程”实施现状的调查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赴温州瑞安市金川乡暑期实践队

丁立芸 萧纯纯 钱洪舒

摘要:

金川乡是温州瑞安市经济欠发达的乡镇之一。当地普遍存在行路难的状况,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金川乡政府积极组织,深入调查,加强管理,严把质量,齐心协力共筑康庄大道。经过三年多的建设,金川乡的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24个行政村,村村通上了公路。这一变化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惠及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富民工程。但是,由于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康庄工程”整体建设出现一些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积极展开调查分析,提出参考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字:康庄工程;现状;困难;解决

1、 引言:

关注“三农”问题,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一项工作重点。根据到2020年浙江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交通争取到2015年提前实现。然而,落后的交通现状一直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方便出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紧紧抓住浙江省交通实施“六大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依靠政府,发动群众,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加快发展”的原则,把乡村康庄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廉政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奔小康的社会步伐。

2、 调查方法:

此次研究我们采用实地考察与调查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对金川乡“康庄工程”进行调查。

实地考察:通过考察当地路面状况,我们了解了康庄大道的具体建设情况,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护拦设施,山体滑坡等问题;通过参观当地特色农业项目,我们看到了“康庄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采访:通过采访金川乡党委书记占子佼,乡康庄工程办公室主任郑国勇,乡农经员兼统计员王德捷,乡前任人大副主席张伯进等相关干部,我们获取了金川乡“康庄工程”的相关信息。

3、 调查结果分析:

金川乡地处温州瑞安市西北部山区,海拔六、七百米,全乡总面积19.1平方公里,总人口15767人,辖24个行政村,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区43.7公里,是瑞安市的经济欠发达乡镇之一。长期以来,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交通设施限制了金川乡的经济发展的缺乏动力和支持。截止2002年,全乡24个行政乡中仅有5个村通上了水泥路,近三分之二的村未通路。曲折坎坷的山路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然乡政府本着“致富先修路”的思想,始终将改善金川乡的交通面貌作为工作的重点,但由于本地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缺乏国家上级机关切实有效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使得全乡道路发展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

2003年9月,市交通局响应全国相关政策,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广实施“康庄工程”,这项惠及全县三十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致富工程为金川乡的道路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乡政府抓住机遇,立足实际,成立了“乡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指挥部”,并下设办公室,通过对各村干部及村民代表的层层动员、宣传,将各项实际工作落实到位。为解决资金问题,各村广开门路,通过发动农民自愿集资投劳、寻求在外工作创业的有志之士捐资捐款等方式,共筹集资金114.3万元。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先进事例,如“致富不忘乡亲,不当老板愿修路”、最后将宝贵的生命献给农村道路建设的新时代愚公郑灯娒,又如退休干部张庆勋、陈秀芬夫妇,通过努力,为公路建设共筹集22万元,并不计报酬在现场帮助村干部工作,对工程建设给予了最大的帮助。

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金川乡在三年多中,建设乡村“康庄工程”项目26个,途经19个行政村,修建路基路面68.8公里,实现了全乡24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使得金川乡的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一、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结束了祖祖辈辈爬山越岭的历史。第二、改善了孩子就学难问题,方便学生外出求学。第三、改善了群众求医难问题,促进了乡镇卫生事业的发展。第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交通条件得到改善的条件下,村民充分发挥山的资源,开始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如药材种植、稻鱼共生系统,综合性生态养殖等,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由此可见,“康庄工程”的确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民心工程”,具有高资金投入、长期获利的特点,但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立竿见影的经济回报。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

在我们对金川乡“康庄工程”现状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康庄工程”作为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其造路资金来源主要分上级拨款和农民自筹两大部分。上级拨款资金数目按路的公里数定量分发给建设地区。但金川乡地处山区,地势以陡峭的山路为主,这对工程的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陡坡填平增加了部分工程的造价。因此,农民除了需要自筹工程建设1/3的建设款外还必须负担起工程额外造价。但金川乡的现实情况是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当地农民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同时个人捐助难以长期保证。因此,“康庄工程”的建设使得金川乡24个村几乎村村负债,各村总负债额高达245万元,其中个别村负债更是高达20万元,给乡政府与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第二,“康庄工程”作为一项道路建设工程,必须确保路面交通安全。但是,每公里两万元的公路护栏造价使得原本就透支的金川乡政府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因此,部分路段缺乏护栏建设。但金川乡地处山区,道路弯道多且急,不设置安全护栏将给交通行驶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由于道理建成投入使用不久,车流量不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随着道路车流量的增加,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变得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第三,“康庄工程”的道路建设是一项需要后期跟踪养护的长期建设工程。据悉,每年每公里道路的养护费至少需要2000至3000元,该部分费用仍需要当地政府出资解决。金川乡陡峭的地势使得道路建成后两旁陡坡的植被容易遭到破坏;又因为金川乡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一个极易遭受台风侵袭的地方,特别是在每年7、8月的台风季节,大风大雨使得山体特别容易出现滑坡现象,对道路的使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当地道路的养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4、 关于金川乡“康庄工程”进一步实施的建议:

通过对金川乡“康庄工程”现状的调查、研究,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针对如何进一步实施该工程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交通部门应加强对道路建设地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因地拨款。如对道路基础落后的山区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地区增加拨款数目,减轻当地政府与农民的经济压力。

第二,相关部门做好配套措施。如加强山体滑坡地带的植被种养,避免滑坡等灾害对公路设施和人员安全的危害;完善道路护栏建设,保证山区道路行车安全。

第三,加速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如金川乡可利用当地特色农业项目稻鱼共生系统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并且结合交通设施的提高,将本地优势作物,如魔芋、药材等推向更广的市场,推动山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以及贸易来往,并将所得的经济利益部分再投资,用于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建设。

第四,提高对已修道路的使用率,加快当地招商引资的步伐,利用外来资金加强当地经济建设,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修建“康庄工程”带给他们的经济效益。

第五,加强宣传,增强村民修建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的意识以及树立“要致富先修路,着眼长远利益”的科学发展观。

5、 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对金川乡“康庄工程”的实施现状有了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康庄工程”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行路难的问题,积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建议金川乡政府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康庄工程”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关部门还需做好前期调查与后期工作,加强发挥其指导、协调作用,引导乡政府把金川乡逐步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经济发达乡。

参考资料:出自http://txs.eol.cn/article_page.php?articleid=1678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