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膀胱炎怎么治疗?

出血性膀胱炎怎么治疗?一周前突发全程血尿。无诱因下腹涨,住院抗炎一周,出院回家2天又有少许血尿,我该如何治疗?医院查尿还是说膀胱炎症,彩超无异常

1、抗肿瘤药物毒性发应部分抗肿瘤药物可直接或间接刺激膀胱粘膜上皮,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这种毒性作用不但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而且与给药途径及方法关系密切,其中包括(1)静脉化疗:环磷酰胺及异环磷酰胺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丙烯醛和4-羟基异环磷酰胺类与膀胱粘膜上皮细胞接触后可立即发生组织学改变,并持续36小时.将注射环磷酰胺动物的尿灌入另一动物的膀胱内,可引起粘膜充血、水肿及溃烂.长期或短期大剂量静滴环磷酰胺也可引起膀胱纤维化.通常在静脉给药(尤其是大剂量给药)后早期发生,而口服药治疗后通常几周后才发生膀胱炎.(2)膀胱内灌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或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膀胱表浅肿瘤可引起化学性膀胱炎.噻替哌(TSPA)灌注后的膀胱炎发生率为2%~49%,其中1/3患者发生血尿;阿霉素(ADM)引起膀胱炎的发生率为26~50%;丝裂霉素(MMC)引起膀胱炎的发生率为6~33%,其中1/3患者出现显微镜下血尿;(3)骨髓移植:环磷酰胺(CTX)的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有关为2%,常与血小板减少有关.包含CTX的方案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13%~56%.以往接受过CTX、放疗、插尿管、细菌或病毒感染及同期用药和凝血障碍等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有关,以往用过马利兰(BU)的患者,发病危险性也会增加.CTX和BU联合化疗引起的危险性相对更高,其机制可能是联合应用时体内谷胱甘肽(GSH)和P450明显减少,使马利兰和CTX代谢减慢,体内药物积聚且肝肾毒性增加.这可能说明为什么BU/Cy预处理方案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较高.另外单用马利兰预处理也有报道发生HC,可能是主要以未分解的形式从尿中排出,损伤膀胱粘膜所致;Mgan等发现HC发生的中位时间,预处理方案Bu/Cy组为+50天(-1~+140d,)而TBI-Cy组为+20d(-5d~+80d),提示迟发性HC可能与马利兰造成的长期膀胱粘膜损伤有关.VP-16或VM-26也可造成HC.

2、放射性损伤全身照射(TBI)引起膀胱粘膜上皮细胞放射性损伤也可发生HC;放射线对膀胱的急性损伤首先是膀胱粘膜的炎症改变,然后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粘膜下出血,间质纤维化,并可发展为平滑肌纤维化,放射性损害的基本病变是放射线损害小动脉内膜炎引起坏死性动脉炎导致血管功能,小动脉被纤维组织取代,导致血管脆性增高而易于反复出血;继而引起膀胱壁缺血、挛缩、容量减少,甚至粘膜糜烂、溃疡或坏死出血.

放射性膀胱炎常发生于膀胱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后.血尿可突然发生,也可迁延成为慢性,最终导致膀胱纤维化.盆腔全量放疗约有20%的患者膀胱受累,血尿可以轻度,也可非常严重,可发生于完成放疗数月或10余年以后,其发生与年龄、放疗前分期(FIGO),传统腔内治疗及后装的腔内放疗无明显关系,而与肿瘤局部情况有关.

3、病毒感染:移植晚期发生的迟发性HC,目前认为与BK多瘤病毒、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ADV)Ⅱ型、JC病毒、EB病毒及流感病毒A有关,这些病毒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激活.Seber等分析发现异基因移植病人以晚期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增高为主,其主要因素为病毒感染;尿培养腺病毒阳性者重度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较腺病毒阴性者明显增高.病毒扩散到膀胱的机制可能是病毒血症继发病毒尿症,病毒颗粒随尿液由肾脏扩散到膀胱,也可能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或由胃肠道扩散道盆腔淋巴结或血行播散所致.而早期出血性膀胱炎主要与预处理方案有关.

70年代中期,在日本和美国的健康儿童中曾有几次Ⅱ型腺病毒感染爆发流行,患病期间这些儿童多合并有膀胱刺激症状及肉眼血尿.1975年德黑兰A型流感病毒流行时,不少病例也曾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其起病急骤,且伴有一系列感染症状,但尿细菌培养阴性.

4、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郭乃榄等发现GVHD的患者HC的发病率高,GVHD程度越重,并发HC程度越重,认为可能是GVHD引起多脏器损伤,加上治疗GVHD的强烈免疫移植剂,易激发病毒感染,而共同参与HC的发病.Seber等对1908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异基因移植组的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体移植组;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和GVHD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生GVHD的病人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发生GVHD的病人,并且GVHD的发生是重度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

5、全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Crohn病可并发系统性淀粉样变,膀胱的继发性淀粉样变可引起明显血尿、膀胱镜检查所见病变类型似肿瘤,活检可见粘膜、肌肉和血管壁内有淀粉样物质沉积,由于上述病变较少见,常常易延误诊断.

6、其他药物以下药物如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亦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出血性膀胱炎:(1)安眠酮:以正甲苯胺为原料制成,容易引起中毒性膀胱炎,(2)乌洛托品:长期或过量服用此药可出现出血性膀胱炎,(3)避孕栓:曾有人误将避孕栓放入尿道从而引起化学性膀胱炎.(4)苯胺和甲苯胺:接触这两种工业原料及其制品可引起血尿,苯胺急性中毒则可引起正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或贫血,还可发生正铁血红蛋白尿.

7、药物过敏反应(1)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药物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偶见个案报道,并可有交叉过敏反应.有人曾对静脉滴注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均引起血尿的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充血及水肿,活检发现有IgG、IgM、C3沉积,提示与药物过敏有关.(2)达那唑又称炔睾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固醇,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均有效,Andriole曾报道用达那唑治疗本并69例,并发出血性膀胱炎达14.5%(10/69),用药总量和疗程与发病无关,停药后血尿可自行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3
  出血性膀胱炎怎么治疗?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并发症,常见于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多因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盆腔高剂量照射引起的放射损伤所致。

  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出血性膀胱炎在治疗上,可以服用中药利尿消炎药丸,此药具有的杀菌消炎之功效,效果是很好的。祝身体健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7-22
这要看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感染引起是,要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如果是药物性的,要停药,然后对症处理,外伤性的,要进行外科处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