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

不可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原意和引申义是什么?

不可同日而语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相关典源:

《史记·苏秦列传》:战国时著名游说家苏秦,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公元前333年,苏秦来到赵国,他对赵肃侯说:“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释义:

苏秦对赵肃侯说:我私下根据地图来推算,六国的土地五倍于秦国,士兵十倍于秦国。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就可以打败秦国。可您却对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这两者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扩展资料:

一、故事简述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秦想吞并六国,洛阳人苏秦便到赵国劝说赵王联合其他五国齐心抗秦,可以打败秦国的野心,还说:“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赵王接受苏秦的建议,封他为武安君,到各国去游说共同抗秦。

“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

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

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个弱了,就要割地,也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用好几年。

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

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二、成语解析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相反词】相提并论。

【押韵词】偭规错矩、以冠补履、祁溪之举、咎由自取、清辞丽曲、高自期许、同时并举、使者屣履、红男绿女、正冠纳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可同日而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7

意思是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拼音:[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

释义: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翻译: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这两者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扩展资料:

故事典故

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

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

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不可同日而语

解释: 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个弱了,就要割地,也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27

不可同日而语:

[成语解释]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典故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译文:灭掉别国或被别国灭掉,让别国臣服或臣服于别国,两者绝不能相提并论。

[近义词]不可比拟

[反义词]相提并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不能相比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反义词:相提并论

[成语解释]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典故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译文:把这些情况互相比照起来看,这是您自己表明要张扬皇帝的过失。

[近义词]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反义词]一分为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08-09
不可同日而语,是说不能用同一个级别去衡量。是说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如果按照你举的例子来说,是可以用“不可同日而语”来形容的。但是这里就含有一点儿贬义的成分。是说你的能力跟小明直接没法儿比,他比你强很多。但是如果说“小明跟你之间的能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是说你的能力达于小明的能力,自然也就具有褒义的成分。
所以说,这个词的运用,应该掌握好火候儿,如果用得不恰当或者不太合适,那么就会刺激到对方,形成比较冷的局面。

不可同日而语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语典故: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成语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成语例句: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