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怎么做

如题所述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
  一、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二、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所以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三、看板管理
  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尤其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管理看板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数据、情报等的状况一目了然地表现,主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它通过各种形式如标语/现况板/图表/电子屏等把文件上、脑子里或现场等隐藏的情报揭示出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的情报,从而能够快速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因此,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附录看板管理之异常管理看板   异常管理看板的后台数据分析报表支持,具有异常呼叫时间点,异常开始处理时间点,异常处理结束时间点。统计异常处理时间,异常发生率,异常发生率趋势图标。数据支持现场管理是否成效。
  现场管理包括方面
  现场的安全管理、物料管理、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人员管理、排产管理、5S管理等等。
  现场管理的“三即三现”法  现场作业时一旦发现有问题,应“即刻”前往“现场”,“即席”(当场)观察“现实”并“即刻”处理“现场”,从而切中问题要点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决策 。
  现场管理的成功关键
  1、精益思想   2、团队合作   3、督导

  现场管理六要素(5M1E分析法)   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测、环。也就是以下要介绍的5M1E分析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5M1E?   a)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e) 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   我们知道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这六个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呢?   1、操作人员因素(人)   主要控制措施:   (1) 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 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 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 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2、机器设备因素(机)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 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3、材料因素(料)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 建立进料检验、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3) 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 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5) 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6) 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4、工艺方法的因素(法)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2) 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 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 主要工序都有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5) 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6) 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7) 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8) 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5、环境的因素(环)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2)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3) 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 生产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有序,无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可借鉴5S相关要求。   (5) 材料、半成品、用具等均定置整齐存放。   (6) 相关环境记录能有效填报或取得。   6、测量的因素(测)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1)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测试设备。   (2)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3)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4)保存校准记录。   (5)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工序标准化对5M1E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将工序标准化工作纳入工序质量改进的整体计划之中。在制定相关标准化要求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工序标准化各具体要求的执行偏差,进而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工序质量改进的持续循环,促进工序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0
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信息等进行管理,采用PDCA的理念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1、采用5S管理方法;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文明生产;注重生产安全,及时排除隐患;

  2.加强工艺管理,优化工艺路线和工艺布局,提高工艺水平,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

  3.参考精益生产,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生产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

  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劳动及消耗定额、统计台帐等;

  5.建立和完善管理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提高现场管理的运行效能;

  6.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