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他们各自有什么突出贡献? 月球上的空气,气温,水分情况怎样?

如题所述

中国历史上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战国时齐国人):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二的最早发现者。
编制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刘歆(西汉末年人):字子骏,他是一个对天文学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伟大的天文学家。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 ,对中国古代典籍分类整理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学者,在政治上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落下闳(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之际):字长公,西汉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民间天文学家。编制“太初历”

张 衡 东汉 (78~139):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 。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

刘洪(公元129--210年):东汉天文学家。他曾任过多官职,一度政绩显著,但主要成就在天文历法上。他的“乾象历”确立了很多历法概念及经典的历算方法,是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虞喜(公元281--356年):字仲,会稽余姚(今浙江余 姚)人,东晋天文学家,宣夜说的继承和发展者。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张遂(僧一行,公元673――727年):唐朝魏州昌乐(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张遂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曾用“浑天铜仪”、“黄道游仪”等仪器,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多次测定了二十八宿距天体北极的度数。从而发现恒星在运动。根据这个事实,张遂推断出天体上的恒星肯定也是移动的。于是推翻了前人的恒星不运动的结论,张遂成了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元代顺德邢台(今属河北省)人,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科学家和数学家。注重天文学实践,长于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候报仪、景符和窥几等十余件观测天象的仪器,同时又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规模巨大的测量工作,重新观测了二十八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极高的精确度。延年间卒,终年85岁。

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对天文学研究做出较大贡献的学者和专家,是值得全人类的肯定的,这里就不列举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03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人。公元429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一个官宦人家,虽原籍北方,但几代祖先都在江南做官且通晓历法。祖父掌管土木工程建筑,父亲也学识渊博。他从小有机会接受家传科学知识,青年时代进入专门研究学术的华林学省学习研究。祖冲之曾作过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县令,最高官至长水校尉,享受四品俸禄,公元500年去世。

祖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生平著作很多,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在数学方面的论著,不幸均已失传。在历代国内外的各种图书目录中,可以见到他所写的数学著作的书名有“缀术”6卷,“九章算术义注”9卷,“重差注”1卷。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成“大明历”,并为大明历写了“驳议”。在古代典籍的注释方面,祖冲之有“易义”、“老子义”、“庄子易”、“释论语”、“释孝经”等著作,但亦均失传。文学作品方面他著有“述异记”10卷,在“太平御览”等书中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的片断。

从青年时起,祖冲之便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兴趣。他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时代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部搜罗来进行研究,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他对刘歆、张衡、郑玄、阚译、王番、刘徽等科学家的工作进行了仔细研究,一一驳正了他们的错误,导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结果。准确到7位有效数学的园周率数值便是人所共知的例子。

园周率π的计算,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数学水平。中国古代也和世界上任何文化开发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样,人们最早使用的园周率是3。这一误差很大的数值一直沿用到汉代。入汉以后,对园周率的改进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注意,都作了一些工作。最为重要的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他用“割园术”计算出的园周率为3.14。

关于祖冲之在园周率方面的工作,其史料仅见于《隋书·律历志》中还记载说,祖冲之还给出了园周率的两个近似分数值:

密率:π=355/113,小数点后6位准确,
约率:π=22/7,小数点后2位准确。

在欧洲,1100多年后才算得355/113这一数值,被称为“安东尼兹率”。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在1912年提出应称π=355/113为“祖率”。

关于祖冲之是如何算得如此精密的结果,没有任何史料流传下来,这是非常遗憾的。不过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祖冲之用的仍是刘徽的“割园术”。果真如此的话,祖冲之需要计算出园内接正12288边形和正24576边形的面积,要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达130次以上,每次运算都要精确到9位数字,可以想象,在当时用罗列算筹来计算,是需要何等的精心与超人的毅力。 关于球体体积的计算,是祖冲之及其儿子祖(日桓)在数学方面又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祖氏父子根据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担出的正确方法,求得了球体体积公式

球体积=4/3πγ3。

在导出球体积公式的过程中,祖氏父子总结出了所谓的“祖氏原理”。在西方这一原理被称为“卡瓦列里原理”,但它的发现者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B.Cavalieri 1598~1647)比祖氏父子要晚1100多年。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编制的大明历和为大明历所写的“驳议”中。祖冲之通过精密的观察测量,发现当时奉行的由前辈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所编制的元嘉历有不少错误,于是着手编制大明历,公元462年编成,时年只有33岁。祖冲之对历法的编制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贡献,大明历是这个时代一部最好的历法,但是却遭到皇旁宠臣的反对。直到祖冲之死后10年,由于他儿子祖(日桓)的坚决请求,经过实际天象的校验,大明历才得以正式颁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28
中国历史上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战国时齐国人):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二的最早发现者。
编制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刘歆(西汉末年人):字子骏,他是一个对天文学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伟大的天文学家。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 ,对中国古代典籍分类整理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学者,在政治上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落下闳(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之际):字长公,西汉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民间天文学家。编制“太初历”

张 衡 东汉 (78~139):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 。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

刘洪(公元129--210年):东汉天文学家。他曾任过多官职,一度政绩显著,但主要成就在天文历法上。他的“乾象历”确立了很多历法概念及经典的历算方法,是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虞喜(公元281--356年):字仲,会稽余姚(今浙江余 姚)人,东晋天文学家,宣夜说的继承和发展者。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张遂(僧一行,公元673――727年):唐朝魏州昌乐(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张遂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曾用“浑天铜仪”、“黄道游仪”等仪器,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多次测定了二十八宿距天体北极的度数。从而发现恒星在运动。根据这个事实,张遂推断出天体上的恒星肯定也是移动的。于是推翻了前人的恒星不运动的结论,张遂成了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元代顺德邢台(今属河北省)人,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科学家和数学家。注重天文学实践,长于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候报仪、景符和窥几等十余件观测天象的仪器,同时又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规模巨大的测量工作,重新观测了二十八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极高的精确度。延年间卒,终年85岁。

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对天文学研究做出较大贡献的学者和专家,是值得全人类的肯定的,给我最佳12314545364765261504625
第3个回答  2011-11-20
张衡 浑天仪
万户 国际天文联合会公认的“人类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李淳风 改进汉代落下闳发明的天文浑仪使天文观测更便捷精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进的天文观
测仪器
落下闳 浑天说创始人之一,曾制造观测星象的浑天仪
祖冲之 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
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
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首次
把岁差引进历法,测得岁差为45年11月差一度(今测约为70.7年差一度),定一个回归
年为365.24281481日(今测为365.24219878日),得出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结论,
即定木星公转周期为11.858年(今测为11.862年)。 给出了更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
此外还有任文孙、任文公父子,周舒、周群、周巨祖孙,袁天罡等等。

月球上的空气?月球上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气温,只有温度,月球上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很热,温度高达127多摄氏度,夜里很冷,温度又低至-183多摄氏度

月球南极有大量固态水
第4个回答  2011-11-28
战国时魏国的石申,著《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提出地球是圆形的。

唐代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测出子午线长度。

元代郭守敬,发明简仪,其原理在现代航空仪器中广泛使用;测出黄道和赤道的精确交角值;编制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作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张衡 浑天仪
万户 国际天文联合会公认的“人类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李淳风 改进汉代落下闳发明的天文浑仪使天文观测更便捷精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进的天文观
测仪器
落下闳 浑天说创始人之一,曾制造观测星象的浑天仪
祖冲之 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
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
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首次
把岁差引进历法,测得岁差为45年11月差一度(今测约为70.7年差一度),定一个回归
年为365.24281481日(今测为365.24219878日),得出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结论,
即定木星公转周期为11.858年(今测为11.862年)。 给出了更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
此外还有任文孙、任文公父子,周舒、周群、周巨祖孙,袁天罡等等。

月球上的空气?月球上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气温,只有温度,月球上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很热,温度高达127多摄氏度,夜里很冷,温度又低至-183多摄氏度

月球南极有大量固态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