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自主招生的话同时需要自荐信和推荐信吗?推荐信请大学教授写会比较好吗?

如题~~~

大学自主招生简章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审批 要到11月下旬或12月初公布,12月报名,请关注大学本科招生网站。申请后,通过大学初审的一般在2月参加理论考试,成绩符合要求的会参加面试。面向全国开展自主招生的在每个省都有名额,至于是否有校荐名额 你要问班主任 或 直接打电话问大学招生部门,这个又不在网上公布。你可根据自己成绩 选择二三所大学申请。

高校自主招生评价标准的相似点

一、所在中学要求
  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根据高校对中学的要求,可预估自己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每所中学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相差较大的,因此,一个学生在哪一所学校求学,是省重点、地区重点,还是一般学校,一定程度决定外界对你的整体素质的评价。由于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参加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省重点和地区重点中学。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这是现在的客观现实。
  自主招生高校对学生所在中学的要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的学校实行学校推荐制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这些学校只把推荐名额给一些好的中学;二是有的高校对申请者实行筛选,会对学校层次和学生成绩排名提出建议要求等。根据高校的这种要求,同学们也可评估自己参加自主招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二、学业成绩要求
  在自主招生体系里,学习成绩很重要,不要误以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学问,自主招生还要看学习成绩吗?你们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时,通常会要求学生提供中学平时成绩,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试的成绩,不仅有绝对分数,还要有你在这个班级或者整个年级里的排名,因为这样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学习能力。
  大学会以学生的排名来看他的学习能力是否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学提出,申请者最好是市示范性高中的前50名,区重点的前20名,普通中学的前3名等。在学校审阅学生的材料时,会根据这所学校的总体情况和学生的成绩排名,考察学生的学业。比如,如果某所中学往年考进某大学的学生,学业成绩位列这所中校的前50%,那么,大学在筛选学生时,就可能会参照这一标准,成绩在这所中学50%左右者,入围这所大学的笔试的希望就很大。

三、竞赛获奖要求
  竞赛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性竞赛,也可称为学科竞赛。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学生提出了五大类学科竞赛成绩的要求。所谓五大类学科竞赛,就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的全国竞赛。这与教育部对保送生资格界定所要求的学科竞赛成绩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比如获得全国三等奖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奖。
  另一类是软性竞赛,也可称为非学科综合能力竞赛,比如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才艺竞赛、辩论赛、演讲赛、技能大赛等。这些竞赛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学的综合素质情况,也受到高校的重视。

四、推荐信和自荐信
  推荐信不要写成“评语”,不要复印同一份自荐信”海投“,分析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传统,写出不一样的自荐信
  自主招生的学校基本都要求申请者提供他人的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学科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中学校长,以及熟悉自己的大学教授、社会名流——如果有这样的人选的话。推荐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进一步反映你的综合素质。请他人写推荐信,要注意三点:
  一是不能把推荐信写成“评语”。从小学起,每个学期老师都会给我们写评语,基本上是这样的格式:“该同学思想进步,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助人为乐,为人朴实……”每个同学的评语大同小异。现在还有一些学校推行电子档案,老师甚至可以复制、粘贴一下就完成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最多在每个同学的各种能力、素质前,加上“比较”、“很”、“一般”等形容词。
  二是要有个性。推荐信能不能发挥作用,就在于它有没有个性。2009年,北京大学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获得推荐资格的39所中学推荐了将近100名优秀学生。“思想深邃,在人文学科上显示出独特的才华与人文精神”,“还开始了对哲学、人生的探索与思考”,“气质优雅、外表阳光,是校园的一支百合花”……这些推荐语让大家摸不着头脑。有个性的推荐信,应针对大学的招生要求评价这个学生的优点与潜能,而不是空话、套话。
  三是要客观真实。做到客观真实并不能为申请者加分,但做不到客观真实则必然导致学校评价减分。在自主招生面试时,面试老师会根据推荐信提供的信息提问。如果推荐者把你说得太完美,这无疑会提高面试老师对你的期望,而如果你在面试中的表现并不如推荐者所说的那么完美,得分很有可能偏低。
  推荐信之外,有的高校还需要同学写一封自荐信,向学校推荐自己,这类似于大学生求职时的自荐信,主要说明自己为什么要报考这所学校,这所学校有什么吸引本人之处,本人有哪些能力、素质是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匹配的。

中学生的自荐信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自荐信没有个性,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怎样的兴趣,没有人生发展规划;
  二是没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学校用同一封自荐信,这和大学毕业生求职时把简历复印100份海投一样,有的同学在自主招生期间,可能会选择参加多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但他们并没有认真分析这些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传统,而把这些学校当成一所学校来对待,不专门做相应准备;
  三是将自荐信委托给父母或朋友写,以个人名义书写的自荐信成了他人的综合评定,没有个性不说,时间一长,自荐信写了什么也“背不出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