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朗诵前两节节奏划分

如题所述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这是一首写乡愁的诗,诗里把“乡愁”具象化了,而且运用得十分巧妙。其巧妙之处在于,他紧紧地围绕着人生几个阶段中最具特征的一些行为来表现乡愁。譬如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把“邮票”作为乡愁的代号,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极易理解。

诗的最后一节,可以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乡愁,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把“我”和“大陆”隔开,是民族悲剧所造成的。撇开政治性的因素不谈,仅从乡愁的难以消除的角度,诗的情绪也似乎隐隐地透露出一种希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愿望。

由政治原因而造成的国家分裂的局面,诗人是无可奈何的,但是诗人作为华夏子孙的内心愿望,却代表了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心愿。相信这一天必定会到来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雷佳演唱了由诗歌改编的歌曲《乡愁》。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余光中,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7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第2个回答  2015-10-26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