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头一个勾字是什么字

如题所述

草头一个勾字是芶字,读音为[gōu] 。
芶,是一种姓氏,由于20世纪末,计算机的出现,GBK字库将“芶”字混淆为“茍”字,错误地归入“ji”的音节中,社会正常用字和给姓芶人群造成很多不便与麻烦,也给后来的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标准提供了错误信息。由于注音错误,不仅把“芶”姓改了字,影响了社会正确用字,而且还将会给芶姓人群子孙后代留下错误信息。
基本释义:
繁体字:芶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
简体部首:艹 芶的部首笔画:3 总笔画:7
笔顺:横竖竖撇折折捺
五笔86:AQCU
五笔98:AQCU
五行:火
UniCode:U+82B6
四角号码:44727
仓颉:TPI
GBK编码:C661
“芶”的读音
从现存的资料看,我国古代最先确认“芶”字的字书应当是《川篇》。《川篇》已亡佚,其撰人和成书时间不详。据明人张嘉和在《篇海类编》附录的《字学书目》得知,全书十卷。《龙龛手鉴》引用有《川篇》的资料,说明《川篇》早于《龙龛手鉴》。《龙龛手鉴》成书于辽统和十五年,即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川篇》也是金人王太《增广类玉篇海》(1130年)(简称《篇海》)的引书之一,后来秘祥等八人将《篇海》删繁就简而成《重修增广类玉篇海》(1164年)。邢准又在秘祥等八人重修的基础上在进行增补,名为《新修絫 音引证群集玉篇》,成书于大定戊申年(1188年),也称《新修玉篇》。
与此同时,金人韩孝彦也于金明昌丙辰(1196年)对王太、秘祥的《篇海》进行“重编改进”,名曰《重编改并五音篇》。其子韩道昭于金泰和戊辰(1208年)对《重编改并五音篇》进行改编增定成《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也称《四声篇海》。王本、秘本、《五音篇》,以及王本所引用之书均已失,已经不能看到了。但有幸邢准的《新修玉篇》和韩道昭的《四声篇海》尚存,而且邢本还是金刻本,保存了《川篇》等的宝贵文献。《新修玉篇》和《四声篇海》两书关于“芶”字的资料,均引进《川篇》。由此,我们可以说,《川篇》以前,“芶”字已经在社会上流行和使用了。这在清朝的邢澍《金石文字辨异》中就有记载:“芶,后唐泽州乾明寺经幢。”证明了“芶”字在后唐时已成为社会用字。明清以后的大型字书,如《新校经史海篇海直音》、《篇海类编》、《重刊详校篇海》、《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都收录有“芶”字。
古代,凡收录“芶”字的所有工具书,将“芶”字的读音均注为gou,未见有第二个读音。要说有点差异就在声调上,大体可分为“音勾”、“音苟”、“音狗”三种,实际声调只有平声和上声两种。“音勾”的居多,如《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篇海类编》、《新校经史海篇海直音》、《重刊详校篇海》、《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现代工具书《辞海》注音为gōu,《新华字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等读为gǒu。从古今字书对“芶”字的注音情况看,根本就无“ji”一读。“GBK字库”把“芶”字归入“ji”的音节中,是没有依据的,可谓是无“jí”之谈,显然是一种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