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为什么会衰败

如题所述

就历史而言,根据圣严法师的《印度佛教史》主要有2大根本原因

一、左道密教横行

密教在印度兴起,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杂密,中期的纯密和后期的左道密。
其中,以中期的纯密为佛的正法,此时由开元三大士来长安传法,史称其所传的正纯密教为——唐密。

后期的左道密,则是行旁门左道,背离佛陀的戒律,吸收婆罗门教性力派的思想,导致佛教戒律荡然无存

2,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是印度佛教灭亡的重要因素,由于回教入侵,凡读过历史者都知道,回教军队无论打到那里,都会把当地本土的宗教毁灭,然后建立自己的宗教。所以,回教入侵是印度佛教灭亡的原因。

其实,婆罗门教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根本文化,当一个国家的根本文化面临被外族消灭的时候,婆罗门教借此机会复兴。由于为了保存本国的特色及文化,另外权贵也为了保留种姓制度的延续(因为没有婆罗门教就表示种姓制度的消失)所以,婆罗门教得以中兴,在发展中他吸收了残余的佛教思想及回教思想,变成了今天的印度教。

印度佛教灭亡有自己的因素,也有历史的原因,佛教在印度灭亡也是因缘如此,佛早说过我灭度后法往北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5
早期佛教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教义不彻底

印度民族的思想基础是婆罗门教建立起来的.婆罗门教的一个重要观点,或者说是本质的观点就是"享受人生",强调纵欲的正当性,并神化纵欲过程中产生的快感.

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其理论核心就是针对"享受人生"而提出人生是苦海的理论.但佛教并没有完全抛弃婆罗门教的基本理论,因此佛教在禁欲和纵欲之间一直摇摆不定.释迦牟尼采取的是"中道"原则,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早期佛教在这个问题上模糊态度,造成佛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佛教的某些教派仍然把性欲神圣化,作为成佛修行的一个法门,就是这个原因.

在印度佛教的发展为印度教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印度教提倡享受人生而反对纵欲.从教义上否定了对人生苦海的认识,也否定了婆罗门教纵欲的观点.实际上,在印度宗教发展史上,佛教成为一个阶段性的宗教,只具有一个承前启后的性质而不是别的什么.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特别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比较彻底地破除了性欲的神圣性,将世俗的东西完全消除,这样就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17
佛教在印度到7世纪时进入大乘密宗时代,义理已经衰落。
进入密宗时代之后,佛教与婆罗门教并行于印度社会,但是佛教比较集中,也就是僧人集中在庙中,而婆罗门教则分散于农村。到十二世纪,由于外族的入侵,佛教由于太集中,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婆罗门教由于分散反而保存下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2-24
因为佛教太好了,太彻底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