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在哪些方面逐步实现全方位嵌入

如题所述

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一、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纵向发展。

实施“思想铸魂”工程,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示范点,辐射带动辖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类学校,组织各族青少年广泛开展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团。

队日活动、“手拉手”结对交流、社会志愿服务交流活动等,让各族青少年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夏(冬)令营、公益课堂等“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

形成了“周末小课堂+假期课堂+日常教学+夏(冬)令营”“四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模式。

二、以“四心”促互嵌,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计划”横向发展。

民族特色聚民心。精心打造集非遗传承、民族讲堂、民族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之家”,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活动、民族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生活关怀等多种服务。

网格服务暖人心。构建“社区两委+楼栋长+物业+志愿者”网格服务体系,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让搬迁群众从“小家”融入“大家”,获得更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依托优势特色,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融合发展。

探索“旅游+民族团结”路径,建设民族交往服务阵地。以“全域旅游”创建和“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按照标准化、多样化、特色化的要求,在二十四节气民族特色主题农场融入民族文化、节气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

建设民族特色风雨桥、民族文化长廊,开设壮族山歌迎客、民族美食品尝、古法酸菜制作等民族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旅游服务项目,让游客在休闲游购中体验到传统民族文化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