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分制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一个大学都有一个标准,,比如高等数学的学分 是5学分 , 你必须及格才会有五学分 ,而且在你毕业前,你学的这么多科。不允许有挂科的,就是说你大一把任何一科挂了你大四毕业前都得补回来。
所以我还是劝你如果上大学别挂科。大学是这么算分的打个比方 你大一上学期英语60 数学60 体育61 而各自的学分 分别为1.5 5 2 基本是学分 越多所学科目越难。然后班里排名会是按这个成绩进行排名(60*1.5+60*5+61*2)/(1.5+5+2) 这叫平均学分绩

如果你有一科挂了,你这科的分为0 但是在这个式子分母上边儿就成了0乘以这科的学分 了。但是分子下面还会除以这个挂了科的学分 ,这几年下来,必须修够一定的学分 才会有毕业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4
主要功能
计量功能
  作为测量学生学习量的工具或手段,这是学分制最早出现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选课制,    申请退选程序(学分制学生)
为了方便计算学生的学习量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计量单位——“学分”。目前不同的学校对学分计算办法不一致,但基本上都是与一定学时挂钩。在美国,对学分的计算办法相对比较弹性,学生每周修习一个小时,修满一学期并经过考试及格就可以获得1学分。而在日本大学设置基准对学分的计算方法有着明确的规定,1个学分至少为45个学时,讲义课、演习课、实验实习课分别按1∶2∶3的比例计算。当今,学分仍然是衡量学习量的重要工具,但其作为计量单位的功能已渗透到高等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聘任和考核教师教学工作量、核定人员编制岗位、预测学校办学规模、测算办学成本、收取学费、进行财政拨款、调配教学资源以及跟踪评估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人认为学分制的本质是一种测量手段,是一种建立在以测量手段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第2个回答  2019-07-29
这是大学生硬性制度。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学分。考试及格就得到相应的学分。重修就不得除非你考过。同时大学期间要攒够一定的学分。不然拿不到毕业证。(有课程重修没考过也一样)
第3个回答  2012-02-14
据说是学分够了才发毕业证书追问

收钱的事

追答

是的,学分是要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