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全面解析

如题所述



最近听到一个新闻,一个出生才2天的婴儿因为重病去世,但是他的父母把他的肾捐给了一个配型成功的尿毒症患者,恢复了患者的肾功能。这样的大爱感动了我们。


然而,这类捐赠者仍然短缺。在中国,每150个需要移植的患者中只有一个最终被移植,供体来源短缺是限制移植的最重要因素。


对于肾友来说,一定非常关心肾移植相关的话题。肾移植风险高吗?移植的效果如何?移植要花多少钱?移植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别急,这篇文章就说说肾移植的那些事。


如何看待肾移植?


肾移植需要大手术,将供体肾脏植入肾衰竭患者体内。进行肾脏移植并不一定要有肾脏。新肾的血型(ABO血型)和组织类型要和受体匹配。否则,病人的身体会排斥新的肾脏。这样,新的肾脏将无法正常工作。是否与血型和组织类型相匹配,要通过验血来检验。但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全部匹配,也可能出现排斥反应,即使移植时可能不会出现,但也可能在多年后出现。肾移植后,大部分肾友的生活质量会有很大提高,但排斥反应、经济压力等综合因素影响移植效果。所以,在选择肾移植之前,肾友们需要对肾移植有更清晰深入的了解,理性对待肾移植。


肾脏从哪里来?


1.血亲(亲属活体肾脏)


2.配偶、公婆或朋友(非血亲活体肾脏)


3.死去的捐赠者


亲属活体肾移植和非亲属活体肾移植


患者的家属、配偶或朋友可以选择捐肾。活肾的功能更强,在患者体内持续时间更长。只要时机合适,手术就可以进行,患者不用等很久。肾脏捐赠者还将接受身体检查,以确保他们不会患有肾脏疾病或其他影响捐赠者健康的因素。我们的肾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只要有一个健康的肾脏,就足以承担两个肾脏的工作。比如有些先天性孤立肾(出生时只有一个肾)的人可以正常生活。但是,毕竟一个肾干两个活,负荷会增加。所以捐肾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肾脏疾病,其他疾病后免疫力和承受能力也会比健康人差。所以他们要比普通人更注重保养和休息。活体供体必须通过手术取出肾脏,术后需要3周恢复,期间供体不能工作。捐献前,医生还会详细告知捐肾者手术的风险和后果。


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很难想象如何要求家人和朋友为自己捐一个肾。


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朋友家人不愿意捐肾而生气。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一位尿毒症患者的母亲因为拒绝捐献儿子自己的肾而被广泛关注和讨论。她说她更愿意赚钱给儿子做透析。大家对此看法不一。有些患者会担心如果捐的肾不能用了怎么办。


有些患者会有一个或多个愿意捐肾的捐献者,但配型不成功。一些移植中心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果两个活着的捐赠者不能匹配他们原来的受体,双方可以“交换”受体。然后两个接受者同时做手术。这样,两个接受者都获得了活体捐献,两人都不需要等待死去的捐献者。


死亡供体移植


死亡供体肾移植是另一种选择,但没有足够的死亡供体为需要肾移植的患者提供肾脏。2015年,我国也全面废除了死刑作为器官移植的来源,死亡捐献者只能依靠自愿捐献。但是,因为它涉及道德、伦理、社会、法制等诸多复杂因素。而且捐献者也严重不足,患者可能要在世界上等待很长时间,可能几个月甚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