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课堂教学

如题所述

何谓“语文”?语言和文字。详细说来,语,即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
何谓“素养”?平日里的修养。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的终极目标就是把经典的东西烂熟于心,熟练掌握必备的技巧方法,随时懂得提取出来,在口头上、书面上自如地表达运用。
朱自清说过“与其让学生读十、二十部诗集,不如让学生背一百首诗歌。背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没有背下来的都是人家的。背下来的东西才能像吃到你肚子里的粮食,化为营养;没有背下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你的营养。”学语文,就是要积累。鲁迅说,学好语文没有什么技巧,四个字:多读多写。学语文,必须要实践。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仅仅是提供学习语言的例子。那么,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什么呢?是学生凭借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学习、理解、运用与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因此,贾志敏老师说: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
一、语言文字训练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我们现在的许多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三多三少”的现象:(1)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2)学生理解的多,表达的少;(3)课外延伸的多,课内训练的少。课堂上老师的强势引导感悟,导致了学生感悟的是“教师的感悟”,老师的的强势指导朗读,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偏离了教材编排的意图。从辩证的观点上来说,教师的强势,往往造成学生的弱势。我们在课堂上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教师说前半句时,能不约而同地接后半句,似乎都懂,一旦要求学生自己阐述时,能清楚表达、完整述说的孩子却是凤毛麟角了。在感悟文本的时候,老师们往往追溯写作背景、介绍作者、比较原文、拓展同类作品、动作演示、运用多媒体再现场景、……方法众多,异彩纷呈,也收获多元化的感动。
但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个体“说不清、写不顺、字不规范”的现象常在?毫无疑问,是忽略了在课堂上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造成这种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偏颇,其主要原因在于:
1、过多的感悟形式占用了很多时间,老师们普遍感觉课堂上没有时间挤进语言训练。
2、语用意识弱,并未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
3、对教材的解读有偏差,没有找准语言训练的点。
4、教师的语感不足,阅读敏感度不够强。
归根结底,在于大家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天平倾向了人文价值,其实它与工具性是教学这个矛盾运动过程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要和谐共舞,水乳交融。
二、解决策略
(一)语文意识的回归——繁华落尽见真淳
1、生本课堂,返璞归真
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而上,我们的教学对象只是年幼的孩子,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深奥的哲理,不是深刻的感受,而是从文本中汲取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知识,并学会运用,终生可用。所以,我们的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儿童乐于学习,轻松学会,掌握技巧。
2、抓住根本,认清方向
(注释①)张志公先生说:“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1962年《说“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这是习得言语。这样的本事是“练”出来的,绝不是光靠老师“讲”出来的。要掌握它,必须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那么一些课堂上重感悟轻训练现象的产生,就是没有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一个有语文意识的老师,他不会只盯着文本的内容,他会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因此,语文的独当之任是语言文字,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段、篇”,要练“听、说、读、写”。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一枝一叶总关情
1、整体把握,系统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个学段的教学目标都做了细致的要求,是我们教学的纲领;教材的是教与学的凭借;单元导读则为我们的教学提点出了训练点。我们在备课时,要先对以上三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语言训练主线。
2、慧眼识点,把握重点
(注释②)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足以构成训练的素材。语文教师应当有一双独具的慧眼,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语文因素,并具有凭借语文因素进行训练的意识。
⑴熟知学段目标。新课标给每个学段都作了详细的要求,只要我们每个学段的老师都能扎实自扫门前雪,那么就能较好地形成一个系统的训练。比如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类似高年级的分析课文,这不仅是拔苗助长,更是学段目标的解读误区。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课文读通读懂就可以了,生字新词会写会用就可以了。
⑵关注课后习题。课后的思考题往往蕴含了本课语言训练的一个重点,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把它当作了一个“盲区”,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比如有的老师在教学《四季》的时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读儿童诗,仿编儿童诗上。这是一年级拼音教学刚结束之后识字教学的第二课,课后题一的“读读背背”,只是要求孩子们感受这种诗化的文字,感知四季的特点就可以了。题二的“我会写”则明确地提示我们,这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识字写字,尤其是认知笔画“横折弯钩”的写法和“竖弯钩”的三种不同写法和,并学会观察方法,能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题三的“说说画画”,整合了美术学科,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四季的分明。
⑶读懂文本内容。每篇课文中语言文字训练点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文功底”来准确捕捉。比如《秋天的雨》一文,很多教师在解读第二自然段时都是这样教学的:
<< span="">课文>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3
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17-02-13
中国教育现状和语言文字不标准有关,教育部太可爱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