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

如题所述

一、岩溶裂隙发育状况及分布特征

本区出露地层较多,而岩溶裂隙的发育程度直接控制着其富水性的大小。岩溶裂隙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埋藏条件等因素制约。中奥陶统灰岩因其岩层厚度大、碳酸钙含量较高,易形成大的溶洞、溶隙、陷落柱,因此地下水非常丰富;另外在地质构造较复杂的地段如开平向斜转折端、城子庄背斜南北转折端、荆各庄向斜边缘、车轴山向斜北端、陡河断层、小水坡断层的影响带等地,岩溶都很发育;唐山市东北部第四系厚度较小,孔隙水与岩溶水水力联系密切,水交替强烈,易形成溶蚀裂隙及溶洞,地下水也很丰富,而被上覆隔水层掩埋的深部灰岩,因不能接受第四系孔隙水补给,水动力条件差,岩溶发育较差,供水价值不大。

(一)奥陶系岩溶裂隙分布特征、发育状况及其富水性

裸露型奥陶系灰岩主要分布在丰润县北部、滦县西北部和唐山市东北部(开平向斜北翼),出露面积较小。覆盖型奥陶系灰岩主要分布在开平向斜西北翼后屯至侉子庄一线;开平向斜东南翼巍峰山、塔坨、青坨营、李毫子庄一带;车轴山向斜车轴山、韩城、四神庄一带;荆各庄向斜一带。其覆盖层厚度不一,分布面积不等,发育程度差别较大。掩埋型奥陶系灰岩为石炭-二叠纪地层所掩埋,分布于各向斜的核部,岩溶不发育,但在向斜端部、翼部奥陶系灰岩浅埋区及断层附近,古岩溶较发育。

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十分发育,连通性好,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在同一构造单元的水位趋于一致,水力坡度在万分之一左右,抽水影响范围大,水位传递速度快,具有等幅、同步、面状变化的特点。但在构造与构造之间,因地层岩性或阻水构造的分割,其水力联系相当微弱。

(二)寒武系、青白口系、蓟县系和长城系岩溶裂隙发育状况及分布特征

寒武系、青白口系、蓟县系和长城系在北部山区有出露,岩性主要为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燧石结核白云岩,岩溶裂隙较发育。在碑子院背斜轴部、开平向斜及车轴山向斜翼部,灰岩属覆盖型,覆盖层厚度北部数十米,南部600m,大八里庄断层西侧厚达700m以上,岩溶裂隙一般不发育,仅在第四系厚度小于100m的地段岩溶较发育。

二、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的富水性

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的富水性与其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基本一致。

山区主要出露青白口纪、蓟县纪和长城纪燧石条带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地下水直接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丰润县上水路一带,泉水流量为5800m3/d左右,为强富水区,在滦县基岩出露区,泉水流量为1706.4m3/d,为中等富水区,山区其他基岩出露区基本没有泉水出露,为较差富水区。

在山前倾斜平原区普遍发育有覆盖型和掩埋型岩溶裂隙含水岩组,覆盖型岩溶裂隙含水岩组顶板埋深多小于300m,因直接接受第四系入渗补给,富水性较强,具有供水意义。如在开平盆地赵各庄、马家庄一带,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埋深160~230m,岩溶裂隙发育,钻孔单井出水量可达10000m3/d以上。较强富水区分布在唐山市东矿区,单井出水量为2165~10047m3/d;其他地带碳酸盐岩钻孔因埋深和直接接触的岩层不同,单井出水量差别很大,丰润县老庄子镇北部以及丰南市王庄子北部,只有J10孔单井出水量为2257m3/d、C11孔单井出水量为3140m3/d,出水量较大,其他碳酸盐岩钻孔单井出水量均小于1000m3/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