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原文选段: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此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论述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的道理。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亚圣”。他提出要“与民同乐”,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⑾民不以封疆⑿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⒂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⒄,亲戚畔⒅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全文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周围三里的城,七里高的城墙,(敌人)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既然)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的条件;但是还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守城的)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锐利,装备盔甲不是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抛弃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的流动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河流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坚固锐利。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达到极点,(连)族内族外(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达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凭借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被族内族外背叛的人。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去打仗就罢了,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22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亚圣”。他提出要“与民同乐”,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⑾民不以封疆⑿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⒂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⒄,亲戚畔⒅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全文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周围三里的城,七里高的城墙,(敌人)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既然)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的条件;但是还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守城的)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锐利,装备盔甲不是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抛弃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的流动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河流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坚固锐利。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达到极点,(连)族内族外(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达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凭借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被族内族外背叛的人。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去打仗就罢了,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完
第3个回答  2013-02-25

    长一点的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坚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第4个回答  2013-03-1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