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先用好大脑,再用好手脚?

如题所述

如果你想通过少做一些工作来得到既定的东西,那么你就一定要比普通人思考的更多;如果你想通过同样的付出来得到更多的回报,那么你就一定要比普通人更善于思考。

平庸的人往往不是懒得动手脚,而是不爱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相反,那些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善于思考的特点,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难题。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偶然”;相反,正确的思考者却能运筹帷幄,把一切都想在前面。

全球首富比尔·盖茨虽然很少再像从前那样没有日夜地编写软件了,但是,作为微软公司总裁,不论他有多忙,每周总会抽两天时间,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待一待。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只有先用好大脑,然后才能用好手脚。

许多时候,我们也需要在行动前先把大脑转活了。只有先让自己的思想专注到事业上,手脚才会落到实处。所以,如果你拥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要只看到未来,而更要先学会思考现在,学会整理自己做事的思路。任何时候,积极的思考都是一种智慧力量,如果做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鲁莽的,也是会栽跟头的。

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爱因斯坦也非常重视独立思考,他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的本领。”人们解决世上所有问题用的是人脑的思维本领,而不是照搬书本。

作家福斯写过一段值得人们深思的话:“在不通路径的地方,是开拓者闪光的心灵,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不要一味埋怨生活对自己造成什么不便,而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在阻碍自己的事物上加以改进,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成功契机。据估计,现在全世界大约有两亿男人使用“吉列”刀片刮胡子,但你一定不知道,“吉列公司”创始人吉列先生当初产生这项发明的念头,只是因为客户的一句话。出身贫寒家庭的吉列,十几岁便开始当推销员。虽然工作尚算顺利,但是吉列却不想一辈子只当个推销员,他经常对自己说:“有一天,我一定要开创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在一次与顾客闲聊时,曙光出现了,那位顾客无意间对吉列说:“嗯,如果能够发明一种用过就扔的小商品,那不就可以让顾客们不断地来购买你的商品了吗?”

“用过就扔?不断购买?”这句话立即激发了吉列的灵感。从那天起,吉列天天思索着:“什么样的东西必须用过就扔掉呢?”有一天早上,吉列正在一家旅馆的房间里刮胡子,当他拿起刮胡刀时,却发现刀口不够锋利。正值出差的他当然不可能随身携带笨重的磨刀石,于是他只好信手取过一块牛皮,轻轻地在上面来回磨,问题是刀口仍然不见锋利,无奈之下,他只好凑合着用。然而,不锋利的刀子可把吉列给整惨了,不仅胡子无法清除干净,更把他刮疼得哇哇叫,好不容易刮完了胡子,却见脸上留下了好几道伤痕。他感到非常生气,忿忿不平地想着:“难道世界上就没有比这个更好用的刮胡刀吗?怎么没有人发明一些不必磨就锋利无比的刀子呢?”就在这时,他突然眼睛一亮:“咦!这不正是‘用完即扔’的最佳商品吗?”一回到家,吉列便辞去工作,潜心研究薄钢刀片等刮胡用具,最后便设计出一款像耙子似的T形简易刮胡刀。就这样,安全又方便的吉列刮胡刀终于诞生了,到现在仍是许多男人必备的刮胡用具。

所以,只要能用心思考,不但能解决旧问题,还能发现新机遇。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个真正执著的人既不会手忙脚乱地行动,也不会不假思索地跟随别人的脚步,即使大家最终的目标相同,也不例外。

做任何事,都不要一股脑地往前冲,留点空间和时间休息,或停下脚步重新评估、审查,这样你才不会冲过了头,以致让自己一不小心掉进失败的陷阱。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工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薪资优厚,工作环境也相当好,伐木工很珍惜,也决心要认真努力地工作。第一天,老板交给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划定一个伐木范围,让他去砍伐。伐木工人非常努力,这天砍了18棵树,老板也相当满意,他对伐木工人说:“不错,一定要坚持下去!”

伐木工听见老板如此夸赞,非常开心,第二天他工作得更加卖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天他却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为了弥补昨天的缺额,更加努力砍伐,可是这天却只砍了10棵树。伐木工人感到非常惭愧,他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老板,真对不起,不知道为什么,我越是卖力工作,砍倒的树却越少。”

老板温和地看着他,接着问:“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磨斧头的?”伐木工望着老板,诧异地回答说:“磨斧头?我每天都忙着砍树,根本没有时间磨斧头啊!”

有句古语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忙碌不是最好的工作方式,但却是掩饰一个人无能的最好伪装。聪明的人忙碌,是手脑并用的勤奋,而愚人的忙碌,却是手脚并用的莽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