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后感500字

如题所述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每一次打开《格列佛游记》的目录,许多有趣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国、大人国……一看就知道十分有趣。我便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
利立普特是小人国。这是一个十分发达的国家,那里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错,对人对事也很清楚、明事理。但他们的政府的确不怎么样,国王听信小人的谗言,朝政内拉帮结派、尔虞我诈,根据绳上舞蹈选拔官员,与邻国有连年征战。作者在这里其实并不仅仅写了小人国的故事,更是讽刺了当时的英国政府,当时的英国朝政内也与小人国相似,托利、辉格两政党争权夺利,英法两国战乱不休。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处,因为当时英国内的作者看到小人国就会想到自己的祖国,所以作者描写得十分生动,让人仿佛就跟着他在小人国里畅游并看见了那些可爱的“小人”。
布罗卜丁奈格是大人国,这里的学术并不发达,但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布罗卜丁奈格的国王性格儒雅、聪明、善于思考,格列佛给他讲述的有关英国的事情他听得很认真还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主张。他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蔑视权利、主张和平……在格列佛的眼中,他是一个理想的君王形象。但作者在描写这里的人时,却扩大了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觉得的这对于人类的讽刺有些过分。
勒皮他是飞岛国,我十分讨厌这里愚笨的人,这里的人只会研究数学和音乐,对于其他的学科不闻不问,十分轻视,他们的飞岛是一个固定在金刚轴上的飞行器,据说写这个,作者是为了讽刺当时的皇家学院对飞行器的研究热情。这里的人研究数学相当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作者的描写真是十分讽刺啊。
慧胭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勤劳,干净又热爱劳动,有礼貌,举止端庄又乐于助人……更别说他们的诚实了,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时间久了和蛮横,无理取闹的人在一起就不习惯了。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读过《格列佛游记》的人,都要向布罗卜丁奈格的国王和慧胭国的人们学习那些美好品质因为那些是社会和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19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暑假是个放松身心的好时间,在这个闲暇的暑假中,拿起《格列佛游记》,仔细

阅读着其中有趣、惊险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带入斯威夫特的游历的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个爱好出游的人,

他渴望着周游世界,

走遍世界的每个角

落。也许正是他那无畏的探索精神,才让我们也领略到了这奇特的四个国家吧。

 

我想,

利立浦特与布罗卜丁奈格,

也就是小人国和大人国,

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故事了。

利立浦特的居民们虽然都不过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

但他们却十分

的勤奋与聪明。格列佛为这个国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却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弹劾,

被迫离开这个国家。

这也从某个角度折射了当时英国政府的昏暗、

各党派之间的

争斗以及与法国的战争等等,

充分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在大人国,

列佛又从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讽刺了人类的一些不好的习性。

   

第三部中的飞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飞岛上的人们只重视音乐与数学,

一点

没有想到要全方面发展,

才能让国家强大起来。

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实验

的人,譬如用蜘蛛网作防线,用嗅觉、触觉辨别颜色,还有把粪便还原为原来的

食物等等。

这些实验都是很愚蠢,

有的实验甚至根本没有意义,

但他们却依然热

衷于做这些实验,

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种植出更优良的粮食,

让土地都变的

荒废后还不以为然,

真的令人不解。

作者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科学

研究者,

并讽刺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的本性,

人性随着历史的前进一步步地堕落,

走向深渊。

   

在慧嘶马国中,

格列佛结识了具有仁慈、

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嘶马。

在慧嘶国的

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

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

什么是

“不信任”,

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

透明的,

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地方。在这里,你不需要考虑别人说话的真假,因为他们不知道说谎是什么。

 

但是,

格列佛却因过于崇拜慧嘶马,

而成了愤世嫉俗的偏执狂,

根本看不到人的

优点,把人看作与野胡一样,最终格列佛也成为了作者嘲讽的对象。

 

这部小说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图画,

让读者看到了社会上美好的一

面与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当我第一次见到此书,

我以为是像

《鲁滨孙漂流记》

那样的小说。

而当我翻开书,

看了书的前言才知道了,

原来这个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

但小说的童话

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

"

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

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

"

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

yahoo

)。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

贪得无厌。

作者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

人类社会。

耶胡代表人类,

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耶胡。

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

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另一方面,

主人公在慧因国里与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难忘的。

    他们的国家不会出

现表示罪恶的字眼,像:欺骗、怀疑、狡猾等等之类的词。所以他们的社会不会

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那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

和快乐的地方。以至于当主人公离开那里时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第2个回答  2012-02-18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姻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姻。在慧姻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姻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野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姻国,慧姻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姻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第3个回答  2014-05-03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看完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风暴孤身一人涉险了一些神奇的国家,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的事情。情节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历险写的栩栩如生,有趣极了。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可以到慧骃国这个令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要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用拐卖儿童的方式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人朋友。难怪我们的老师与父母们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但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要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地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觉得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