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自学哲学?

如题所述

学哲学要从兴趣出发,但不要局限于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学哲学也是如此。对于那些天生就爱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向哪里”“活着有什么意义?”之类问题的人,不需要多说,他们往往就会对哲学产生兴趣。

而对于那些讨厌抽象思考、偏好感官事物的人来说,往往不仅提不起学哲学的兴趣,还会把哲学当成生活的绊脚石。最遗憾的不是人们对哲学不感兴趣,而是人们未曾真正了解哲学,就断然拒绝哲学。

多认识哲学的不同形式,找到喜欢的类型。

哲学作品的常见形式是逻辑论证式的,比如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就属于典型的学术研究型,斯宾诺莎的哲学追求几何式的论证风格,黑格尔哲学看起来就是逻辑思维的长篇大论,但这并不意味哲学只有一种形式。

另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如柏拉图用对话体形式写作哲学,尼采喜好用格言体的风格创作哲学,萨特将哲学融于小说和戏剧中。所以不要那么狭隘地定义哲学,你会有更多机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哲学。

循序渐进。

一开始读不懂艰深的哲学,可以先从一些哲学语录、小故事、流行哲学史、大众哲学、哲学工具书等通俗读物着手。待有了基本的哲学常识,尽可以着重选择某一哲学、主义、名著或哲学家精读。首先是理解,然后才是批判性思考。最后要清楚自己真正有多大的收获。

掌握重要概念。

在许多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眼里,哲学除了清理概念和分析语言外似乎再没有别的作用。凭心而论,我们普通学者很难赞同这种对哲学的狭隘定义。但也不可否认,学哲学是必须与概念打交道的。概念不清,哲学就是真正的空中楼阁。

所以哲学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早起哲学家那里,就非常注重澄清概念。不少伟大的哲学家,像康德、黑格尔等都“发明”了很多哲学术语。

这多少有点迫不得已的意思,因为哲学家有时为了彻底阐述自己的哲学,不得不超越日常的用词含义,另创“新概念”。而这些新概念,往往就是理解哲学家的一把钥匙。

有的哲学家,比如苏格拉底,虽然没有发明什么哲学术语,但也有自己的用词习惯,比如“灵魂”一词,他就反复提及。这仅仅是哲学家的习惯使然吗?

没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是理解哲学家思想的关键入口,苏格拉底的整个哲学生涯都在强调灵魂的重要性,而只要我们深刻理解了这点,就能明白为什么苏格拉底会说“未经省察的生活不值得过”,“没有人自愿犯错”,“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之类的话。

一个概念就是一种定义,一种定义就是一个命题或预设。有时候,一个概念就是一种思想。掌握了重要的哲学概念,我们做哲学就有了基本功。

注重逻辑思维。

哲学与普通学问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哲学无比注重逻辑。哲学可以不重事实和经验,但不能不重视逻辑。很多人知道“存在即合理”的说法,却不知道黑格尔还有后半句:“合理即存在”。

常见的逻辑方法包括观察与内省、推理与归纳、假设和实验、分析与综合等。理解了哲学家的逻辑,也就掌握了哲学家思想哲学的来龙去脉。

掌握核心思想。

掌握核心思想,学哲学往往能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比如,要搞懂萨特的存在主义者哲学,我们可以去读萨特全集,但这样做既耗费精力,也未必能抓住萨特哲学的精髓。

反之,如果我们从“存在先于本质”一句顺藤摸瓜,就会发现萨特哲学的大厦基本都奠基于这一句,或者说都是这一核心思想的延伸发挥。掌握核心思想尽管存在简化哲学的问题,但起码能帮助我们抓住哲学的精髓。罗素就坦诚,掌握核心思想是他理解哲学史的一大法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