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遇上鱼口不好,有哪些办法能让咬钩量翻三倍?

如题所述

一、动态诱鱼

铭记一个要点,钓大鱼要守,钓小鱼要逗。如果是守钓大鱼,千万不能逗钓,还是应当踏踏实实地守钓,而且尽量保持安静。如果是钓大鱼等小身型的鱼种,合理的逗钓能够提高鱼的咬钩量。例如传统钓中,长竿短线的钓鱼方法,由于下钩极其精确,因此比较方便逗钓的使出。可以提逗、弹逗、拖逗、组合逗等等,目的在于让饵料动态起来,让鱼更容易发觉饵料,而且要注意动作不能太快,要让鱼能追上饵料。台钓中可以试试飞铅钓、小跑铅,根据提升饵料的摆动幅度,来达到诱鱼咬钩的目的。

二、养窝、聚鱼

当鱼吃口不好时,假如窝点里的鱼数量较多,便会产生竞相抢占的状况,鱼的吃口会变好很多。要注意一个要点,鱼不咬钩,其实跟不进窝是2个概念,在具体钓鱼中,鱼一般都能够正常进窝,可是未必正常咬钩。因此适当的养窝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所谓养窝便是“以鱼诱鱼”,打窝以后等着发窝,窝点中鱼多以后不要立刻钓鱼,养窝15分钟。然后开始钓鱼,但是每次只钓1、2一条鱼,然后就补窝,更换下个钓位,这个窝点再开展补窝。

换句话说始终保持窝点含有一定的食物,而且有几个正在进餐的鱼,那样就可达到窝点上鱼越聚越多的效果,当鱼数量增多时,稍微逗钓便会争食,那鱼自然就好钓了许多。在传统钓中,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用饵技巧,能够完成每一杆都补窝的目的。例如蘸米钓、蘸饵钓、泥鳅蘸粉,这三种钓鱼方法,在钓大鱼时有很强的地位。蘸米钓更适合高温天气时节,有小中取大的效果。蘸饵钓雾化较好,更适合春秋两季。泥鳅蘸粉,更多的是用以冬钓鲫鱼。

三、钓组、饵料

鱼的吃口不好,其实跟钓组也有很大的关联。如果是钓大鱼,钓组用词不当时,通常全天都没口。这就造成一个独特的现象发生,细线小钩钓小鱼时碰上了大咖,结果断开跑鱼。粗线条大钩守大咖,结果全天一口没有。不能忽视钓组的硬软水平对鱼吃口的影响,尤其是在钓大鱼中,鱼的数量虽然不多,可是类型大小不一,假如钓小鱼,那就宁小勿大,鱼吃口会好很多。假如钓大鱼,提议试试单钩通线,钓鱼线能够更细一些;饵料的情况很重要,尤其是在钓大鱼时。例如高温天气,鲫鱼吃口没什么力度,可以试试状态好的清淡饵料,例如各种“白饵”,米饭饵等等,鱼只要轻轻一吸,饵料就可入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5
牢记一个要点,钓大鱼要守,钓小鱼要逗。如果是守钓大鱼,千万不可逗钓,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守钓,并且尽量保持安静。如果是钓鲫鱼等小体型的鱼类,合理的逗钓可以提升鱼的咬钩量。比如传统钓中,长竿短线的钓法,因为下钩极为精准,所以比较方便逗钓的施展。可以提逗、弹逗、拖逗、组合逗等等,目的在于让饵料动态起来,让鱼更容易发现饵料,并且要注意动作不能太快,要让鱼能追上饵料。台钓中可以试试飞铅钓、小跑铅,通过增加饵料的摆动幅度,来达到诱鱼咬钩的目的。
当鱼吃口不好时,如果窝点中的鱼数量较多,就会形成争相抢食的情况,鱼的吃口会变好很多。要注意一个要点,鱼不咬钩,其实跟不进窝是2个概念,在实际垂钓中,鱼一般都可以正常进窝,但是未必正常咬钩。所以适当的养窝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养窝就是“以鱼诱鱼”,打窝之后坐等发窝,窝点中有鱼之后不要马上垂钓,养窝15分钟。然后开始垂钓,但是每次只钓1、2条鱼,然后就补窝,更换下个钓点,这个窝点再进行补窝。
第2个回答  2022-08-25
我们可以使用动态诱鱼的方式,也可以打窝养窝进行聚鱼,也可以使用饵料和钓组进行合理搭配增加鱼饵的咬钩量。
第3个回答  2022-08-25
是可以养窝的,可以动态诱鱼 ,这样就可以钓到更多的鱼了,一定要注意饵料的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