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的传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2-09
简介 :
河南安阳市“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建于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元、明、清均经重修,
1964年安阳市人民政府进行了较大的重整。“文峰塔”久负盛名。古代被称为“南北丛林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年间知府黄邦宁为塔门上题“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从此,天宁寺塔改称为“文峰塔”。文峰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其塔身为五层楼阁密檐式建筑,从下至上逐层增大,呈伞状。“文峰塔”以其精美的建构艺术,国内外罕见的建筑风格,高大雄伟的形象,安阳人为之骄傲,成为安阳的标志,过往行人无不为之赞叹。1977年4月,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赴朴初为之称赞不绝。他写诗:“层伞高擎窣堵坡,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历史:
文峰塔独特处

那么文峰塔到底独特在何处呢?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的逐渐缩小,而文峰塔之独特,在于其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为国内外所罕见。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塔身有五层重据,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其他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
浮雕佛教故事

我们再来看一下八根龙柱之间的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西南角的这幅是释迦佛说法像。西面的这幅就是悉达多太子,即释迦佛诞生的图像。西北角这幅雪册苦行修定像。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架像。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可以看到图里的人物已经明显中国化了,人物的线描画法也完全是中原式的,说明释迎牟尼这位西方的圣人那个时期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而且,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从这些图像可以看出当时的浮雕工艺已经非常精湛,也可以感觉到那个时期佛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向往美好、和平的心情。
进入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上到塔顶。由于楼梯向上越来越陡,现在来到塔顶平台,可以看到塔顶正中耸立着的是一座高达10米的宝瓶状塔刹,与北京北海的白塔塔刹极为相似。塔顶四周为l米多高的女儿墙,平台可容纳200余人。从塔顶向四周看,可以看到古城安阳的全貌。明朝时期我们这里被称为彰德府城,周长9里113步,大小街道90多条,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有9府18巷72胡同之说。
当代

现在,文峰塔所在的行政区叫做文峰区。为了改造旧城区,安阳市政府实施了五路一桥工程,对路面进行了美化、亮化,文峰塔周围的这条环形道路--文峰大道,就是其中的一条,它是为了保护文峰塔,维持安阳古城原貌而专门设计的。这条路周围的新建筑群,包括路灯也都是仿古代的,为古城又添了一道舰丽的风景。1977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诗人赵朴初先生游览文峰塔后挥毫赋诗:“层伞高擎窣堵波,沤河塔影胜洹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千年古塔不倒之谜

安阳属于华北平原地震带,是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带之后的第二危险地震带。该地震带地震频发,历史上安阳发生过两次七级以上大地震。而外形上大下小的文峰塔历经危难,千年不倒,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文峰塔建筑艺术的高超。经测绘勘探,文峰塔千年不倒的原因有以下种:
第一,在建筑力学中期稳定作用是建筑的主体部分,文峰塔主体部分实际上几乎是上下同宽。在塔身最宽的第五层与第一层相比,主体塔身只是增加了91厘米,相对于近40米塔高影响甚微。而塔檐上下的差距达到了3.71米,所以文峰塔仅仅是外观轮廓上给人们“上大下小”的倒立印象。
第二,文峰塔地基坚固。地基中含有夯土的成分,非常坚硬,密度几乎相当于混凝土。
第三,文峰塔的平面八角形结构稳定。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塔的平面大都是方形,如云南的大理三塔。到了宋辽时期,以八角形为平面成为主流形式。这种结构在巨大的风力或强烈的地震波等传来外力的时候,会沿着径向或弦向对称传递,塔身不会像方形的木塔那样产生过大的扭曲或变形。建筑如果是锐角,它容易受集中荷载,更容易损坏;而如果转角是钝角的话,就能更抗震。
第四,文峰塔采用砖制斗拱,在搭扣时留有松动余地,具有缓冲巨大外力的功能。
第五,文峰塔每层四窗,错落分布,这样就形不成减力。如果在一个方向上,形成减力,就容易从窗户处裂开。而且文峰塔的窗户和塔门,从上到下通风很好,这样就减轻了砖头的腐蚀和脱落。
第六,文峰塔的内部横梁,一个作用是结构的需要,一个是加固了内部拉纤的作用,整体性更加稳固。在古代,没有钢筋水泥的前提下,古人用“井字形”的木架,组成上下相通的方形孔洞,上下相望,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
第七,每一层的高度和墙壁的厚度由下至上递减,即每一层的重量越来越轻,这样塔基承重量大为减少。整个塔身的重量来讲,上面五层的重量小于下面两层的重量,即‘不倒翁’的原理。
文峰塔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安阳市最高的建筑物,自古以来是安阳历代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