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西班牙,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题所述

16世纪的西班牙,问题在于如何在各个领地之间分配帝国的军事开支,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解决方案是修改宪制。帝国的每个省份——从秘鲁到佛兰德斯——都要按照自己的经济实力为国防做出贡献,组建一支在任何一个王国受到攻击时都可以用上的14万人的军队。这个责任不会再不成比例地由卡斯蒂利亚负担。相反,卡斯蒂利亚独有的对西班牙命运的使命感将属于所有人。正如他在1624年的《大备忘录》(Great Memorial)中所言,腓力不应该只是“葡萄牙、阿拉贡、巴伦西亚国王和巴塞罗那伯爵”,他将是“西班牙国王”。

萨丁尼亚和马略卡(Mallorca)不情愿地签字同意这一措施,同时还在协商当地贵族的军事和行政职位。巴伦西亚和阿拉贡用一笔现金买断了自己的长期义务。加泰罗尼亚、葡萄牙和那不勒斯则支吾搪塞。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表兄莱加内斯(Leganés)侯爵迭戈·马克西亚(Diego Mexia)说服佛兰德斯和布拉班特每年多出50万埃斯库多,而且为佛兰德斯的军队提供1.2万人。

这是一项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在1629—1633年尼德兰攻势大挫他们士气的时候。佛兰德斯军二把手亨德里克·范·登·贝赫(Hendrik van den Bergh)是沉默者威廉的外甥,1633年,他利用西班牙横征暴敛引发的怨气率众叛逃到尼德兰,他说西班牙的税负和什一税有一拼。1633年大公夫人伊莎贝拉去世造成君位空缺,国会随之召开。后来推翻西班牙王国统治的联省暴乱在这时初露苗头,不过这一次西班牙还是用外交手段解决了问题。

丽池宫的墙壁上挂满了弗朗西斯科·德·苏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所绘的赫拉克勒斯像。超人神力和绝对统治正好相称,正如亨利四世的神话制造者已经表明的那样。赫拉克勒斯的形象有很多种解读的方式:美德与力量的结合、封神成圣、征服纠纷、控制激情、拥护改革。其中有的画借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功绩描绘王国最近的胜利。其中五次胜利发生在1625年:布雷达向斯皮诺拉投降,西葡联合舰队将尼德兰赶出巴西的巴伊亚,英格兰远征军在加的斯蒙羞,尼德兰人被逐出波多黎各,解救热那亚共和国。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得意扬扬地写道:“上帝是西班牙人,近日正在为我国战斗。”

表现“胜利”的油画传递了多种信息。西班牙帝国的军事和行政经验举世无匹,军事实力比虚假的和平更能保护西班牙的声望。腓力四世在1629年6月写道:“为了实现良好的整体和平,我们必须先打一场漂亮而光荣的战争。”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是这些胜利的缔造者,这座房间歌颂他的治国才干,批驳他的批评者,让他紧紧掌握国王的宠幸。迭戈·委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为丽池宫所作的《布雷达的投降》(Surrender of Breda)描绘了斯皮诺拉将军接受后者的尤斯蒂努斯(Justin of Nassau)投降的场景。斯皮诺拉下马伸出手阻止后者下跪,宽宏大量之君不吝仁慈。西班牙不指望收复尼德兰,但是它想要一个体面的和平,而这正是法国要阻挠的。

因此,西班牙需要全方面表现出赫拉克勒斯的魄力。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以改革者的身份执掌大权,一扫莱尔马公爵的“宠臣”恶名。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总是把自己称为“大臣”(minister),他通过自己的宗族(parentela)控制事务,在宫廷和政府安排了一批极为忠诚的傀儡,用特别委员会(juntas)来架空西班牙王国已有的委员会机制。1621年,他建立了改革特别委员会(Junta deReformación),开始重建卡斯蒂利亚的社会和道德。特别委员会报告(1623年)包罗万象,表明“改革”已经被宣扬成解决西班牙衰落的万灵丹。

改革措施包括削减市政官员数量,关闭妓院,控制宫廷的铺张浪费。文法学校遭到裁撤——在年轻人的过度教育上花的钱太多了。审查制度得到加强,因为小说和戏剧腐蚀社会、抹黑体制。西班牙社会的再军事化是改革的主旋律,海军被抬到了与陆军平等的地位,因为奥利瓦里斯伯爵–公爵更加重视海军。《大备忘录》为不受控制的政府债务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后来,随着佛兰德斯战役和帝国的财政压力在17世纪20年代不断上升,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抛弃了结构性改革计划,转向速成性解决方案——破产(1627年),与葡萄牙犹太商业银行家重新协商信贷来源,在政府主导下将铜币贬值(1628年),不顾一切地寻找新财源以跟上总体战的需求增长的步伐。

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用“巨人之战”的说法来为这些做法辩护,他说在普世大业(causauniversal)面前,王朝、宗教和文化值得一切牺牲。他鼓励教会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祷告,为胜利歌唱《赞主曲》(Te Deum)献上感恩。舞台剧纪念丰功伟绩。奥列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宣传家被卷入了一场意志的较量,他们以国家理性为依据抵挡潮水般上涨的批评,批评者称这个宠臣的政权和暴政没有什么两样。

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阻碍可以表示反对的机构正常发挥职能。议会的40名代表中有人得到了一定比例的减税以及丰厚的经费和报酬,这样的开支减少了国家本应得到的收入。没有社会团体可以逃过为战争捐款的要求,城镇官员被要求捐出自己的薪水作为强制贷款,王室成员同样要捐出自己的收入,西班牙教会被胁迫放弃自己的财政特权。

地租收入日益减少的大贵族早已依赖国王的年金,他们也被要求在战争中为国王出钱出力。这些大贵族势单力孤,除了捐钱之外别无选择。叛乱加剧了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偏执,他的手段变得越来越武断。他开始向特权阶级提出更多的要求,把积极响应当作忠诚的证明。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Francisco de Miranda)写了一篇备忘录回顾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失势,为将来的国务操作提供建议。他承认伯爵–公爵的意图可能值得赞许,不过“由于他无穷无尽的索求和临时财政政策,我们只能说他的政权变成了暴政”。

1636年,腓力四世承认西班牙面临“一场任何人从未见过的恢宏而狂暴的大战……我们的敌人想要摧垮我的整个王国”。战火延烧至佛兰德斯和北德意志、西北大西洋海域、巴西、加勒比、东印度、北意大利与瓦尔泰利纳、西南德意志、阿尔萨斯、洛林、鲁西永和西比利牛斯。西班牙帝国没有一处不被战争波及。整个十年间,西班牙一边在佛兰德斯维持大军,一边在大西洋建造海军。17世纪30年代末,西班牙拥有150艘前线战船和数支敦刻尔克私掠船队。

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定期向皇帝输送补助金,他唆使法国国王的弟弟加斯东·德·奥尔良和法国宫廷里其他心有不满的人与西班牙联手。尽管曼托瓦之战输了,但是西班牙依然拥有米兰,仍能干涉北意大利政治。

1632年8月22日马斯特里赫特陷落是西班牙霸权坍塌的第一个标志。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North-Rhine-Westphalia)和佛兰德斯两地西班牙驻军的供给线因此被切断。在大将(登·贝赫)叛逃的情况下,布鲁塞尔政府向尼德兰发出求和讯号,然而黎塞留破坏了和谈并且入侵洛林公国。

西班牙加大了对皇帝的补助金(每年100万弗罗林),1633年向佛兰德斯派出费里亚公爵(米兰的指挥官)和腓力四世的弟弟、大公夫人伊莎贝拉的指定继承人枢机主教王子堂费尔南多(Cardinal Infante DonFernando)率领的2.4万人的援军。这支军队在莱茵河上游惨败,不过1634年西班牙又组织了另一支援军(1.2万人),这是战争结束之前西班牙最后一支穿过瓦尔泰利纳的军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16世纪的西班牙主要是在进行新航路开辟。那个时候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队伍分别达到了美洲,好望角等,连世界环游也是西班牙人首先开始的。
第2个回答  2020-11-13
首先是文化革命,在当时对文化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其次是底层需求,底层需求发生了巨大的转移。
第3个回答  2020-11-13
16世纪的西班牙发生了很多的战争,如殖民地的成功建立,以及一些殖民扩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