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如题所述

同根同源和现代化转型的诸多相似性,使得人们谈论中国经济前景时,总不时以日本作参照,而日本二十年停滞无疑给中国很多警示,房价过度上涨、人口转折等相似点,都成为看空或至少警示中国的证据。不过,大家可能忽略的一点是,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经济转折的多层面冲击,这在中国未曾出现,以后也很难出现。

广场协议前,美元兑日元汇价大致在260左右,这比二战后绑定美元的360有所升值但幅度有限,且持续时间较长。1985年8月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其幅度让人瞠目结舌。广场协议签订一年,日元升值幅度高达50%,汇价升至170附近。1987年底,日元汇价触及120以下。此后随着美联储政策收紧,日元有所回调,但1990年再次开始升值,直至1995年升至80以下,全过程最大升幅超过225%!平均算下来相当于连续10年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升值(年复合增长率为12.5%)。连年这么大升值幅度,出口部门肯定废了,没有企业可以有这么快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来对冲,但其影响绝不止于此。

首先,本币大幅升值斩断了居民和企业收入来源。日元大幅升值给了周边地区包括中国大幅扩张的机会,日元大幅升值期间也是东亚尤其四小龙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同期的中国非但货币没有升值,还从5贬到了8,一个日本投资者干同样的事,用1/5成本就在中国完成了,产业转移比必然的。当这种产业转移大规模发生的时候,也是日本产业空心化的过程。都说日本年轻人不爱工作爱躺平,其实很多人还是很愿意到大公司享受终身雇佣制的,但是这种机会已经被年长者占据了。

其次,大幅升值助长储蓄倾向。10年升值,日本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从170降至80左右。日本资源匮乏,这些廉价商品相当于自动提高储蓄者手中货币的价值。我们固然可以用资产负债表衰退来理解日本国民存钱偿债和经济停滞,但同样可以用本币升值解释大众消费意愿下降从而被动增加储蓄,被动储蓄同样降低经济活力。日本经济停滞应是上述两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缩倾向一旦延续几年,就会形成持续的预期,再打破就非常困难了。

1990年日本经济破裂时,日本企业和居民总债务规模大致有930万亿日元,而2013年日本实施QQE以来,货币扩张规模就高达400万亿日元。试想,当前情况下日本尚能实施货币扩张,如果日本经济崩溃时立即实施大规模刺激计划,按照当时人口结构和经济活力,应该很快可以缓解经济问题。当然,我们不能以现在全球拥有多年量化宽松乃至MMT经验来要求当时的日本政策制定者,实际上正是日元升值太过急剧,所引起变化太过巨大,影响远超政策制定者想象,才使得最终的对冲政策不及和不够。

埃肯格林用“黄金镣铐”解释大萧条发生原因。金本位制使得全球货币持续被动收缩,最终使得经济崩溃。至于其他导致崩溃的原因,如收入差距过大、资产泡沫等,不能说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货币收缩,这种货币收缩同样使得现金持有着被动获得增值,情况和日本类似。在1971年切断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后,“黄金镣铐”就不存在了,此后全球也极少发生持续的经济收缩。尽管危机演进的路径和方式不同,但日元大幅升值,不知不觉中重演“黄金镣铐”的魅影,如果我们仅抓住人口、资产泡沫等侧面,则无法展现全貌,也无法理解危机的根本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5
同根同源和现代化转型的诸多相似性,使得人们谈论中国经济前景时,总不时以日本作参照,而日本二十年停滞无疑给中国很多警示,房价过度上涨、人口转折等相似点,都成为看空或至少警示中国的证据。不过,大家可能忽略的一点是,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经济转折的多层面冲击,这在中国未曾出现,以后也很难出现。
广场协议前,美元兑日元汇价大致在260左右,这比二战后绑定美元的360有所升值但幅度有限,且持续时间较长。1985年8月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其幅度让人瞠目结舌。广场协议签订一年,日元升值幅度高达50%,汇价升至170附近。1987年底,日元汇价触及120以下。此后随着美联储政策收紧,日元有所回调,但1990年再次开始升值,直至1995年升至80以下,全过程最大升幅超过225%!平均算下来相当于连续10年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升值(年复合增长率为12.5%)。连年这么大升值幅度,出口部门肯定废了,没有企业可以有这么快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来对冲,但其影响绝不止于此。
首先,本币大幅升值斩断了居民和企业收入来源。日元大幅升值给了周边地区包括中国大幅扩张的机会,日元大幅升值期间也是东亚尤其四小龙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同期的中国非但货币没有升值,还从5贬到了8,一个日本投资者干同样的事,用1/5成本就在中国完成了,产业转移比必然的。当这种产业转移大规模发生的时候,也是日本产业空心化的过程。都说日本年轻人不爱工作爱躺平,其实很多人还是很愿意到大公司享受终身雇佣制的,但是这种机会已经被年长者占据了。
其次,大幅升值助长储蓄倾向。10年升值,日本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从170降至80左右。日本资源匮乏,这些廉价商品相当于自动提高储蓄者手中货币的价值。我们固然可以用资产负债表衰退来理解日本国民存钱偿债和经济停滞,但同样可以用本币升值解释大众消费意愿下降从而被动增加储蓄,被动储蓄同样降低经济活力。日本经济停滞应是上述两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缩倾向一旦延续几年,就会形成持续的预期,再打破就非常困难了。
1990年日本经济破裂时,日本企业和居民总债务规模大致有930万亿日元,而2013年日本实施QQE以来,货币扩张规模就高达400万亿日元。试想,当前情况下日本尚能实施货币扩张,如果日本经济崩溃时立即实施大规模刺激计划,按照当时人口结构和经济活力,应该很快可以缓解经济问题。当然,我们不能以现在全球拥有多年量化宽松乃至MMT经验来要求当时的日本政策制定者,实际上正是日元升值太过急剧,所引起变化太过巨大,影响远超政策制定者想象,才使得最终的对冲政策不及和不够。
埃肯格林用“黄金镣铐”解释大萧条发生原因。金本位制使得全球货币持续被动收缩,最终使得经济崩溃。至于其他导致崩溃的原因,如收入差距过大、资产泡沫等,不能说不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货币收缩,这种货币收缩同样使得现金持有着被动获得增值,情况和日本类似。在1971年切断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后,“黄金镣铐”就不存在了,此后全球也极少发生持续的经济收缩。尽管危机演进的路径和方式不同,但日元大幅升值,不知不觉中重演“黄金镣铐”的魅影,如果我们仅抓住人口、资产泡沫等侧面,则无法展现全貌,也无法理解危机的根本原因。
第2个回答  2023-05-15

以工业和后工业为基础的近当代经济,不同于自然经济或者传统经济,是建立在一系列平衡和协调基础上的,而平衡一旦被打破。

第3个回答  2023-05-15
1.通货膨胀率上升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那么可能导致人们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增加,企业成本上升等,进而导致经济活动放缓和收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经济活动减缓,进而导致经济衰退。

2.金融体系瘫痪

如果金融机构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或崩溃,那么它们可能会让合同无法履行,影响支付系统,使信用收缩,进而导致金融体系瘫痪。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个人无法获得贷款,而这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至关重要,可能导致经济崩溃。

3.政府政策失误

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对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政府的失误或错误决策,例如高通货膨胀,高税收等,都有可能导致经济崩溃。政府采取的贸易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执行的宏观经济崩溃可能会导致市场混乱。

4.全球因素

现今,全球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天气变化等全球威胁影响着现代经济。全球经济环境的每次变化可能会对某个经济体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经济崩溃。

5.外部冲击

尽管国家可能会制定各种衡量经济运行的指标,但外部事件,例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政治环境变化等,都可能让经济体受到严重损害。例如,去年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就认为是从外部传来的巨大影响之一。

综上所述,经济崩溃需要存在一个比较复杂的因素组合,而从各方面来看,这个崩溃的实质,主要表现在经济体无法持续及稳定地发展,在某些方面受到巨大损失并导致另一些问题的产生。而要避免经济崩溃,需要对经济体上述问题加以管理和规避。 #阅读自有力量#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