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学徒制教育达到全盛时期是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欧洲的学徒制教育达到全盛时期是在14到16世纪,即是欧洲文化复兴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原始的财富。

文艺复兴运动首发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著名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及尼德兰等一系列新型城市。

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资本也开始源源涌入新兴资产阶级的囊中,为同时进行的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和雕塑家多纳泰洛(Donatello)等都是学徒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物。

欧洲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1、意大利代表人物:诗人有但丁和彼特拉克、哲学家有伊拉斯谟和马基雅维利、作家薄伽丘、画家有达·芬奇和拉斐尔、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音乐家有帕莱斯特里那和拉索;

2、西班牙代表人物:作家塞万提斯、戏剧家洛卜·德·维加;

3、德国代表人物:丢勒;

4、法国代表人物:散文家蒙田、小说家拉伯雷;

5、英国代表人物:作家莎士比亚、哲学家托马斯·莫尔。

扩展资料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2、学徒制

学徒制是旧中国手工作坊、商行、工厂中的一种剥削青少年工人的制度。学徒年龄有大有小,以幼小者为多。

初入厂、店者要先充当学徒。学徒须有铺保、人保,付一定数目押金或保证金,要办拜师酒。要对厂主或店主立下“学徒契约”或“保证书”,上面一般多写明“只许东家不用,不准本人不干”,“生死不管,不干还钱”等,以保障厂主和店主对学徒的剥削与压迫。

3、传统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有时也称“学徒制”或“手工学徒制”,指的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

4、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在推广中需要企业和学校专门制定相应的人事政策进行支持。

5、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社会交互,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徒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统学徒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现代学徒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认知学徒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7

工匠精神由学徒制教育延续而来,欧洲的学徒制教育达到全盛的时期是14、15世纪。

欧洲的现代 “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同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合同,边在校学习,边在企业当实践。期间,企业会专门指派师傅来带学徒,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

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扩展资料

欧洲学徒制产生的原因:

1、重塑欧洲社会发展秩序的需要;

后危机时代欧洲国家经济结构体系复苏乏力、社会内部状态不安以及教育培训体系失效等总体呈现出发展无序的状态。而任何社会在以往发展秩序失灵的状态下,均具备自构秩序机制,促使发展秩序的更新。

2、学徒制现代化革新的核心指向;

面对欧洲复兴过程中高技能人才队伍生成与难民危机有效化解的需求,欧洲社会各界将寻求出路的视点聚焦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代化。在此背景下,也赋予学徒制通过自身现代化来助推欧洲经济社会振兴的使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学徒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07

欧洲的学徒制教育达到全盛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欧洲文化复兴时代,大致处于14到16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反封建、反神学的人文主义文化,宣扬以“人”为中心,要求个性解放,重视现世生活,崇尚理性和知识,抨击了封建主义、宗教神权对人们思想和精神的禁锢,促进了西欧一些国家的宗教、经济、政治和教育的改革。

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米开朗基罗就是文艺复兴的画家多米尼哥·基兰达奥的学徒。

扩展资料: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为摆脱教会对教育的控制,在一些王公、贵族和地方统治者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的宫廷学校。其中最著名的是维多里诺主持,设在曼托瓦郊外的称做“快乐之家”的宫廷学校和瓜里诺主持的费拉拉宫廷学校。

这两所学校对早期人文主义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学校聘请有名学者,并招收欧洲各地来的学生,施以所谓通才教育,外国学生回去后,遂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广为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13
师徒制:精神传承还是实践共同体?
师徒制,是最古老的正式职业教育,古今中外皆有。它起源于父子相传的家庭世学制,后发展为养父子的技艺传授。师徒双方是父亲与儿子、师傅与徒弟的双重关系,构成了生产和情感的共同体。
当生产单位不再局限于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之后,师徒关系更纯粹了,师父成为师傅,徒儿成为徒弟。两者只是“合法边缘参与的实践共同体”( J•莱夫语),学徒接受技能训练,然后学习实践,老师从旁监督、指导。
后者,就是现在欧洲的现代 “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同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合同,边在校学习,边在企业当实践。期间,企业会专门指派师傅来带学徒,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
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可以选择职业学校。期间,学员每周会有3—4天在企业实践,1—2天在学校学习。在校学习的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比如,德国柏林酒店职业学校的学生会学习食品、会计、经济、英语、数学等科目。
学徒底薪和培训标准,各国均有强制规定
现代师徒制虽然不再牵扯情感,但是与学校教育相比,它还是需要一些具体的标准。

首先,是工资标准。学徒是有薪水的,德国是正式工的1/3,瑞士是正式工的1/5,英国大约是1/2。英国政府2010年10月出台规定,学徒最低工资是2.60英镑/小时,当时,英国最低工资标准为16到17岁3.57英镑/小时,18到21岁4.88英镑/小时,成人5.8英镑/小时。而英国学徒主要在16到25岁之间。
其次,是培训资格标准。师傅由企业指派,师傅和企业都需要有培训证书。德国有非常完整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具体地,把证书分为考试证书、培训证书和毕业证书。学徒获得的是考试证书,培训企业和师傅要有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则是职业学校特有的证明。
当然,对于整个学徒制度,政府也会出台相应的标准。英国制定了《英格兰学徒制培训的规格标准》,对学徒获得资格证书进行了一些硬性规定,对学徒接受培训的学时数也作了要求,比如中级学徒接受指导的时间不得低于280个小时。
英国学徒:提高了7.5%的生产效率
正如挪威哲学家格里门所说,“对知识的表达而言,行动是和语言同样根本的表达方式”。而无法言传的技能“只能通过学徒制的示范方式代代传下来”。
师徒制是产、教、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师傅演示、讲解,“传帮带”徒弟;徒弟边看、边学、边做:教与学在工作现场完成,把学习和工作场所衔接起来,完成从学校向职业平滑地过渡。

师徒制把教学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有效促进青年就业,降低失业率。瑞士、德国、英国是师徒制比较发达的国家,三国相对欧盟其它国家保持较低的失业率。2013年12月,瑞士失业率为3.2%,德国为6.9%,英国失业率约为7%,同期,欧元区失业率为12%。 学徒,不仅是企业未来忠实的员工,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质量的工作。在英国,与非学徒工相比,(同等支出条件下)学徒能提高7.5%的生产效率;就执行工作任务的准确率而言,学徒可高达85%,而非学徒员工仅有60%。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