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戏曲

如题所述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它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王国维给戏曲下过一个简练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戏曲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综合性。相当时期以来,有人向外介绍戏曲时,把戏曲翻译成“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把京剧翻译成“Peking Opera”,把川剧翻译成“Sichuan Opera”。这种把戏曲与西方歌剧“opera”简单类比的作法,其效果是一种误导。戏曲的综合性远远超出“opera”(歌剧)的综合范畴。

中国这个农业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对中国人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戏曲的综合特性不无内在因果联系。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许多农民祖祖辈辈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村庄,房子自己盖、粮食自己种,衣服自己织、自己染、自己缝制。能干的农民往往是生活的全才。他们还会自己酿酒、做酱、做醋、腌菜等一应生活所需本领。这就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生活,自成系统,万事不求人。有些村落,还有碾米的碾坊,轧油的油坊,做粉条、粉丝的粉坊,能够对家织布进行粗加工的染坊,有便于简单交换的定期小集市,这些设施虽已是流通环节的雏形,但仍处于较低级状态,物物交换的情况还不少见,仍属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补充形式。商业体系,一是被统治阶层所排斥、限制,二是也被下层农民所忽视。农民们开掘自己的各种潜能,目的只是更好地创造自己的田园生活,而绝非为了交换。所以,他们不会向单一化发展,而执着追求“小而全”。这种经济文化在数千年的长期延续中,便积淀为一种喜欢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民族心理。因此,说中国民间音乐具有载歌载舞的综合特性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渊源关系,应该算不上过分。那么,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戏曲,正是最符合中国农民“小而全”理想的艺术类别。或者说,综合特性较明显的戏曲,正是适应中国的经济状况而生的艺术品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29
戏曲,如黄梅戏/南昌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等地方戏曲, 盘 坐等拥抱zh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