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苏三起解》和京剧《玉堂春》中人物问题。

在《苏三》和《玉堂》里面,苏三是同一个人,那么她的丈夫也应该是同一个人。但是《苏三》里面叫王景隆,《玉堂》里面却叫王金龙。据悉,人物故事均采自警世通言。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名字会不同?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剧本不是同一个人写的。然后由此又引出一个疑问,不同流派的戏剧是如何发展的?

京剧《玉堂春》取材于《警世通言》之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小说里叫王景龙,京剧里叫王金龙。四大名旦演法不一样,全部《玉堂春》包括《嫖院》、《定情》、《起解》、《会审》,《监会》、《团圆》。但过去只演《起解》、《会审》两折。二十年代荀慧生与王瑶卿、陈墨香共同打提纲、写本子,增益了《嫖院》、《定情》及结尾的《监会》、《团圆》,成了一出有头有尾,情节动人,唱做并重的戏。全部《玉堂春》在一九二六年二月六日首演于上海大新舞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8
不同的版本里面男主人公的姓名不同,是因为不同版本创作人员对男主人公的角色理解不同,认为自己取的这个名字更能符合其性格和机遇。那时候的普通话尚未普及,王金龙于王景隆的发音相似。故此有这个差别。
第2个回答  2019-03-24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第3个回答  2014-01-08
京剧。。。。。。。。
第4个回答  2019-12-15
  先说明一下:《苏三起解》又名《女起解》,常简称《起解》;《玉堂春》现在常叫《三堂会审》(简称《会审》),而现在常把《起解》、《会审》、《监会》、《团圆》合称《玉堂春》。荀派又有全部玉堂春,从“逛院”到“团圆”。
  首先,在《苏三起解》中,王公子就是叫王金龙,在苏三的“崇老伯他说是冤枉能辩”一段中有“想起了王金龙负义儿男”的词,除此之外这一场戏里再没有提到王公子的名字的(除了“三郎”)。这一段反二黄是王瑶卿先生加进去的,民国以来广为传唱,而原剧作者在这场戏中并未提及王公子的大名。
  而《会审》中,王公子无疑叫王金龙。
  这个故事见于明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小说中王公子叫“王景隆”。我还看到有的说法是苏三一案确有其事,民国时洪洞县还保留有苏三一案的案卷,只不过人物名字不同。
  京剧最早是口传心授的继承,从一个人传给不同的弟子,这些弟子中就有人根据其自身特色发展出新的流派,然后这些流派再发展,到梅兰芳这一代人前后就达到了一个流派空前繁荣的时代。
  比如说谭鑫培是一代宗师,开创了谭派,而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等无不是在谭派新腔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而形成了新的流派。
  而不同流派(甚至是同一流派的不同演员)在饰演同一个角色时,往往有不同特点。
  比如说有“南麒北马”之称的周信芳、马连良二先生,经常饰演同样的角色。例如:《四进士》(也叫《宋士杰》)中的宋士杰和《打严嵩》里的邹应龙,在唱词里不但不同,且连同一段唱都会出现不同板式的处理,他们的唱、念、做都有很大差别。
  再比如说《白蛇传》这出戏,都是以田汉整理改编本为框架,刘秀荣、杜近芳、赵燕侠、李炳淑、张火丁等都有不同的处理,这些不同的处理既有唱词上的不同、也有唱腔上的不同、还有表演、武打上的不同,甚至还有同一角色用不同行当应工等等。
  再比如说,杜近芳和童芷苓都可以说是梅兰芳的弟子,而对于一出梅兰芳没有演过的《谢瑶环》,杜、童二人表演上的不同就太明显了。
  总之,流派发展的不同,不仅仅是唱词上,而应是整个戏曲表演艺术特色都不相同。
  这个东西其实并非三言两语所能讲清,关于流派的问题确实要长篇大论才能说得明白、透彻。不妨可以联系我,咱们可以探讨一下京剧的流派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