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珠三角地区服装行业的情况、服装行业发展趋势、珠三角人民消费情况、家庭收入和生活成本情况。

要做一个服装品牌的推广。

短短几十年,中国已经凭借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无序的掠夺式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成为了世界经济格局新崛起的最大新兴经济体,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加工厂。中国制造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珠三角,迅速突起成为支撑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重中之重,而做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制造和加工行业正是这众多行业中蓬勃发展的一支。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厂在香港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的时候,而处于中国经济改革前沿的广东珠三角地区因为毗邻香港自然而然成了香港工厂绝佳的转移选择。因此便有了“前店后厂”的说法。“前店”就是香港,以前的工厂转变成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门面,也就是贸易公司,而珠三角便成了“后厂”,即生产制造的后花园。总体来说,珠三角的服装制造和加工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98年前,那时是服装制造加工厂的顶峰时期。第二阶段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到2007年底。这一时期是服装制造加工厂逐渐饱和的一个过程。第三个阶段便是2008年开始的现阶段。

正如现在的香港已经找不到加工厂,而只能从剩下的空空的厂房和转型成了各类的贸易公司里寻找到昔日的辉煌一样,现阶段珠三角也正面临着这种尴尬的和痛苦的转型。虽然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但是却因为之前以《新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旨在保障大多数基层员工和低收入阶层的法律法规出台以及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而催生了这个现实的提前到来。似乎大多数的企业和打工一族尚未来得及做好面对这种现实的准备,但我们已不得不清醒头脑逼迫自己冷静地面对这个新的挑战了。

而现阶段珠三角的服装加工厂面临着两个最大方面的困难。第一个困难是生产成本的增加,这其中包括因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类费用的上涨,尤其是员工工资的上涨,社会福利保障的上涨。而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需求和消费萎缩,导致了订单的减少和不稳定,订单单价却受到控制甚至是下压。因此留给工厂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再加上人民币的被迫升值,对出口型的服装加工厂更是雪上加霜。第二个困难是用工短缺。今年以来,整个珠三角,无论服装还是其它行业都面临了一线员工严重不足的困境。而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工厂,没有工人就没有了一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不要说巧妇,连“妇”都没有,再有米也无法成炊了。

那这些“妇”都跑到哪里去了呢?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打工,珠三角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全国各地的别无选择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来,形成了粥少僧多的局面。用经济术语说那时是资方市场。也就是说只有企业选择员工,而没有员工选择企业的条件。几十年过去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逐步成熟,加上之前因为资方市场时,政府和绝大数企业缺乏长远的眼光而没有制定相关的长远政策,除了极少部分的外来工凭借各种方式能够长期定居在本地外,绝大多数的打工者根本无法融入到本地社会中来,他们在这里始终是打工,是漂泊,没有归属感。因此这些人中一部分去了中国其它之前稍滞后于珠三角但却借鉴了珠三角发展经验教训,因而起步更成熟更健康的新的经济区域;另一部分人则回到了因为中国经济整体战略而重点扶持的内地,也就是他们的家乡。试想想,一个独自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最基本最原始的目的就是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而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过去了,突然发现曾经为之付出的这片热土能够给予他的依然是没有归属感,而此时人已到中年,家有老小,加上家乡如今也有更多的机会赚不比珠三角少的钱的时候,他的选择是什么?结果是不言自明的。老的劳动力流失了,而新的劳动力,也就是所谓的第二代打工者,虽然他们也渴望繁华的城市生活,但因为成长的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原因,同时社会给予他们的选择也多了,他们不稳定,不接受管制,更不能象他们上一辈那样吃苦耐劳。因此根本无法承担起弥补老劳动力流失的缺口。另外,一些稍有头脑的打工者,纠集和串联了一些新老劳动力,形成了一支支的包工队伍,去承包因为工厂没有工人而无法完成的订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临工。这样一方面迎合了他们不愿受工厂这样那样规章制度管制的愿望,也没有了长期劳资关系的束缚;另外一方面他们也因此可以以高于固定在工厂做事的单价赚更多的钱,而且因为游走于各家工厂,做完一单就结帐走人,也因此不用担心长远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会出现工厂没有工人,而外面临工却很多的奇怪现象。当然这种现象是暂时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未来的发展策略或者说应对措施应当做如何的调整呢?当然概括地说就是控制工厂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以下几个具体的建议我以为可以做为企业决策的参考。

一、 提高生产单价。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手法。提高单价可以让员工赚更多的钱,这样就可以留住员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影响员工积极性及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单纯地提高单价只是基本手段之一。

二、 建议以承包的形式,将各款式发给各组别。让工厂每个领班变成一个个小“包工头”,而每个组别就是一支独立的包工队伍。因为工厂所有的硬件软件都是共享的资源,所以承包的单价比外发的单价要低。这样每一个领班也就是每个小“包工头”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去招聘更多的员工,想方设法保持员工的稳定性,想方设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老板。一旦原来这项本来由厂长或几个主管要去面对的艰难工作被分散到了十几甚至几十个小的“包工头”身上的时候,问题就变得好办得多了,而且工厂的生产成本自然会得到控制,生产效率自然会得到大幅提升。

三、 优化订单结构。主力做某一个或几个品牌,或主力做某一类型的订单。过多的款式变化及不同客户的要求对员工的要求较高。在目前普遍员工缺乏的大环境下,订单越单一,要求越固定,对员工稳定性和效率的提高有相当的帮助。另外,之前阐述了普通服装的利润已经压得相当低。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将订单朝高附加值的产品转换。

四、 丰富员工的工余生活,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从员工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着想。比如说住宿、膳食、工余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现在的打工者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为了生活,这已不是他们唯一的目的和需求。其它各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地在增长。而在如今这样的信息社会里,工厂好的东西很快就会被传播,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员工来工厂。(可以参阅《浅论人性化管理及企业文化的建立》)

五、 先行一步,往内地发展。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原来传统的“前店后厂”会有一个改变,即“前店”将会由原来的香港变成现在的珠三角,而“后厂”则会由原来的珠三角变成现在的内地,譬如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将来也许是更偏远的东北和西北各省份。国家这些年大力增加诸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各类高速公路铁路在不断建成和完善,也促使了这种改变的势在必行。其实在近几年,一些有眼光和远见的企业已经着手将自己的工厂迁往内地。另外也有一部分原来在珠三角的打工者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和内地日益优越的政策在当地开办了一些工厂。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把眼光转向这些工厂,通过考察,吸收一部分有实力的工厂做为我们的加工伙伴。这样在珠三角工人日趋减少,生产能力下降的前提下,我们在内地有一批可以支撑我们订单生产的工厂,同时又为最终的产业转移打下了伏笔。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自己的工厂向内地发展和转移。也就是在内地寻找合适的地方搬迁自己的工厂,或开设分厂。而珠三角的工厂则逐步转变成“前店”,也就是贸易公司。

目前的中国正在进行另一场大的变革,即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生技、环保、新能源等领域。而做为中国发家之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了被淘汰的对象。一方面不仅是原本的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最重要的方面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使我们要改变。因此做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国际订单的生产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在中国仍有十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随着中国各地发展逐步平衡,最后服装的加工基地只能转移到其它更廉价的地区和国家。而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订单,高端产品会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水涨船高;而低端市场的订单生产最终也只能跟着转移到其它地区和国家了。

任何一项产品和事物都有一个寿命周期,都会经历一个起步、发展、成熟,然后衰竭的过程,这是不容改变的客观规律。只有在不断地随着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保持长盛不衰,才能始终充满活力。中国的发展如此,服装行业的发展更是如此。

珠三角乃至中国的服装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