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有哪些 如豆蔻 及笄 要写明是哪个年龄段哈

如题所述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

1、古代女子1岁,别称“牙牙”。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袁枚(清)——《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释义: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死后出生,才只有一周岁。

2、古代女子2岁,别称“孩提”。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指2——3岁的儿童。

韩愈(唐)——《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释义:两家生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

3、古代女子7岁,别称“童龀”。

童龀: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龀”,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

许慎(东汉)——《说文》:“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释义:女孩子出生七个月长乳牙,7岁长出恒牙。

4、古代女子10岁,别称“幼学”。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释义:男子长到十岁叫做幼,这时候该出外上学了。

5、古代女子12岁,别称“金钗之年”。

金钗之年: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释义: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6、古代女子13岁,别称“豆蔻年华”。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7、古代女子15岁,别称“及笄之年”。

及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孔子(春秋)——《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释义:女子到了15岁,用簪子结发,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古代女子16岁,别称“碧玉年华”。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翟灏(清)——《通俗编》:破瓜年纪小腰身。

释义:瓜字破为二和八字,取二八十六岁的寓意。

9、古代女子20岁,别称“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

陆游(宋)——《梨花》: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释义:梨花粉淡如雪,清香宜人,在春花中独树标帜,自成一家,不容妖艳的桃李,独占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10、古代女子24岁,别称“花信年华”。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范成大(宋)——《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释义:在扬州许多腰鼓的巨声,催促花开的信期。

11、古代女子30岁,别称“半老徐娘”。

半老徐娘: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贬之意。

陈与义(宋)——《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释义:女人过了打扮的年龄还风风骚骚,描眉打眼的一痛倒饬,开得窗户泯然一笑。

12、古代女子40岁,别称“人老珠黄”。

人老珠黄:泛指女子老了不中用。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兰陵笑笑生(明)——《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

释义:娘子现在正年轻,以后出头的日子还多,不像我,已经老了,不值钱了。

13、古代女子50岁,别称“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孔子(春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释义: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14、古代女子60岁,别称“花甲之年”。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15、古代女子70岁,别称“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唐)——《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释义: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16、古代女子80~90岁,别称“耄耋”。

耄耋:八十、九十岁。人们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释义:八十至九十岁年龄古称,已经很高龄,高寿

17、古代女子90~100岁,别称“期颐”。

期颐:百岁之人。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释义: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6
  女孩7岁-----髫年
  12岁(女)---金钗
  13岁(女)---豆蔻
  15岁(女)---及笄
  16岁(女)---破瓜、碧玉
  20岁(女)---桃李
  24岁(女)---花信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其他统称和男女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5
女孩7岁髫年12岁(女)金钗13岁豆蔻15岁(女)及笄16岁(女)-破瓜、碧玉20岁(女)桃李24岁(女)花信至出嫁梅之。
第3个回答  2020-03-24
豆蔻13岁和15岁
第4个回答  2021-12-04
1、古代女子1岁,别称“牙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