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使秦 翻译

标准,快,急需

公孙弘使秦①选自《战国策?齐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战国策》孟尝君〔孟尝君〕即田文,又称薛公。为从。公孙弘〔公孙弘〕又作“公孙宏”,齐人,策士。谓孟尝君曰:“君何不使人先观秦王〔秦王〕指秦昭王,名稷,武王弟,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奚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之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

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昭王闻之,而欲〔〕同“愧”,使羞愧。之以辞。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数千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人,大王不好人。”昭王曰:“孟尝君之好人也,奚如?”公孙弘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可为管、商〔管、商〕管,指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商,指商鞅,即公孙鞅,卫国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之师,说义听行,能致其主霸王,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①〔〕同“污”。其衣,如臣者十人。”

昭王笑而谢之,曰:“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谕寡人之志也!”公孙弘曰:“敬诺。”

公孙弘可谓不侵矣。昭王,大国也;孟尝,千乘〔千乘(shèng)〕古代的兵车一辆叫一乘,千乘即千辆兵车。古代以拥有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国家和封邑的大小。战国七雄即为“万乘之国”。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陵,可谓足使矣!

*******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杰作,它所记载的事情并非是完全的“实录”,尤其是对策士言行的描写,带有明显的“创作”色彩,呈现出更多的文学魅力。《战国策》中塑造了相当一批使臣的形象,正如唐雎一样,他们往往受命于危难之际,不畏强暴,只身赴会,凭借自己的胆量勇气、机敏的应变能力和卓越的口才,最终说服诸侯王,化险为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23
孟尝君要组织合纵联盟。齐人公孙弘对孟尝君说:“您不如派人先了解了解秦王的情况。如果秦王是帝王那样英明的国君,您就是做臣子恐怕也不能够,还有什么条件组织合纵联盟,去与秦国对抗呢?如果秦王是无能的国君,您再组织合纵联盟去对抗,也不晚呀!”孟尝君说:好,那就请您去跑一趟吧。”公孙弘说:“遵命。”他带了十辆兵车,便出使秦国。

秦昭王听说公孙弘来到秦国,准备用言语侮辱他一番,公孙弘拜见了昭王,昭王说:“薛公田文的封地有多大呢?公孙弘答道:“方圆一百里。”昭王笑了笑,说:“我有土地方圆千里,还不敢与别人对抗,现在孟尝君只有土地方圆一百里,就想来和我对抗,这还行吗?”公孙弘回答说:“孟尝君尊重贤士,大王却不尊重贤士。”秦昭王说:“孟尝君尊重贤士,又怎么样?”公孙弘说:“只要合乎正义,即使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诸侯之友,也在所不顾,得志,即使做人君,也当仁而不让;不得志,也不曲意作为人臣。象这样的人,他算得第三个。如果说到治理国家,他可以做管仲、商鞅的老师,他的君主喜爱正义之理,听信正义之行,他能使君主成就称霸称王的大业,象这样的人,他算得第五个。如果大王身为令人敬畏的万乘之君,却侮辱外交使节,他就将和您同归于尽。象我这样的人,要算第七个。”昭王笑了笑,道歉说:“您何必这样,我只不过和您说说而已。我和孟尝君很友好,希望您在孟尝君面前转告我这番意思。”公孙弘说:“可以。”

公孙可算得是不辱使命了。秦昭王是大国的君王,孟尝君是千乘之主,公孙弘维护了千乘之国的正义,而又不受凌辱,可说是很有才能的使节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