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说出分辨率大小和影像显示地表信息能力之间的关系

如题所述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遥感器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分辨率越大,影像显示地表信息的能力越强。

分辨率决定了位图图像细节的精细程度。通常情况下,图像的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图像就越清晰,印刷的质量也就越好。同时,它也会增加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

遥感影像(简称:RS,英文:Remote Sensing Image)是指记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照片,主要分为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还包括光谱分辨率(Spectral Resolution)、辐射分辨率(Radiant Resolution)、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扩展资料:

遥感影像的应用:

1、土地覆盖监测:土地覆盖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最终体现,也是地球表层系统最明显的景观标志,土地覆盖变化又会引发一系列环境的改变。遥感技术因其能提供动态、丰富和廉价的数据源已成为获取土地覆盖信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2、森林覆盖监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传统五年一次的一类调查和十年一次的二类调查存在更新周期长、历经时间长、样地易被特殊对待、数据可比性差等缺陷,难以科学、准确评估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

3、遥感具有宏观性、客观性、周期性、便捷性等特点,已经在森林资源清查(一类调查)和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中大显身手。

4、草地覆盖监测:草地是仅次于森林资源的陆地植物资源。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分类和制图中得到应用,大大地提高了草地资源调查与制图的精度,促使草地分类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化,可以完成草地退化监测与评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5、湿地资源监测: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态多样性的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辨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遥感影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你好,我是遥感专业的,希望提供的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遥感影像分辨率分为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是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通俗的说就是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时间分辨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也叫采样的时间频率
影像显示地表信息能力呢,
空间分辨率是越小越好,比如说0.1米的分辨率远好于1米的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也是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辐射分辨率越大越好,越大意味着可以区分信号强度的微小差异
时间分辨率越小越好,周期越短,采集的次数越多,获得的信息量就越大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会考虑到经济、实用等因素不会过分追求那么高的分辨率,得看项目需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09
呵呵 ,您说的是手机摄像头么 ?问题挺细致 这个生产厂家等经销商一般都不公开的,那就拿国际认可的 蔡司认证 摄像头标准来说 首先,当然这两个参数的关系跟图像显现和成像效果是成正比关系的,如有:大部分的摄像头有自动对焦和触屏对焦等 有一个直观的方法可以看出--遥感影像分辨率一个很好参照的标准是它手机的放大倍数如X4 X8 X12 X24 X30都有 良莠不齐,还有有些摄像头搭载的手机会有微距 正常 人物 风景 遥感以至于广角等功能,这个一般是由您所说的遥感影像分辨率 和 像素 与其他光影 曝光 广角镜等决定的(当然,也有山寨的将这些功能虚拟出来的 纯属娱乐) -。-~字数有限 有其他问题可直接追问 祝您愉快
另:楼上不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