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进行未病先防时,用养生的方法来增强正气时都实施哪些措施?

如题所述

1. 顺应自然:顺应自然进行衣着饮食调配,起居有常,动静合宜。 2. 养性调神:要做好养性调神,一是要注意避免来自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二是要提高人体自身心理的调摄能力。 3. 护肾保精:注意房室有节、运动保健、按摩固肾、食疗保肾、针灸药物调治等,从而使人体精充气足、形健神旺,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4. 体魄锻炼:注重“形神合一”、“形动神静”。并应注意运动量要适度、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 调摄饮食:调摄饮食主要包括注意饮食宜忌及药膳保健两个方面。 ( 1 )注意饮食宜忌:提倡饮食有常,注意饮食卫生,克服饮食偏嗜。 ( 2 )药膳保健:注意因时制宜,药食结合,辨证施膳等。 6. 针灸、推拿、药物调养:药物调养,通过长期服食一些对身体有益的药物以扶助正气,平调体内阴阳,以健身防病益寿;针灸、推拿是通过针灸及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以保健强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4
中医进行未病先防,主要是用食物或药物来增强人体正气的不足,这就是说只有在人体出现虚证的时候才能补益。综合人体的虚证,概括起来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种类型,根据虚症的不同类型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补虚药。但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气、血、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般而论,气虚和阳虚、表示机体活动能力的衰退,阳虚多兼气虚,而气虚也易导致阳虚;阴虚和血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阴虚多兼血虚,而血虚也易导致阴虚。所以,气血双亏、阴阳俱虚亦属常见之症,治当补气药与补血药、补阴药与补阳药并用,所谓气血双补、阴阳并补之法。另外,气能生血,亦能生津,故气虚与阴津不足之症,常以补气药配补血药或补阴药,即补气生血,益气生津之法。
第2个回答  2011-12-16
坚持正确的饮食、睡眠、运动习惯 养生是个坚持的事
第3个回答  2011-12-14
呼吸锻炼,祝总骧教授提出的312经络锻炼也非常简单有效,那老爷子相当厉害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