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那个力大呢

如题所述

如果是同扭矩的电动机的话你会发现伺服电机力要大很多,原因就是伺服电机的驱动器具有调节输出的功能,能够使得伺服电机在一定时间承受内2-3倍的过载,因此,当伺服电机发生过载呈减速趋势时会自动调节输出电流和电压,使其强行保持原速度运转而不会发生减速、堵转现象(但只限于电机和驱动器过载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哦)。
步进电机则没有这个功能,而且还只能满足较低频(也就是低速)状态输出达到额定转矩,在高速时步进电机会因为频率过高,线圈中的脉冲电流通电时间缩短而使得电流达不到最大值,反而会导致力矩下降,因此,步进电机只适合较低速且转矩较小的场合使用。
很显然,同扭矩的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相比---伺服电机比步进电机力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8
伺服电机 步进电机
控制精度不同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是步距角为1.8°的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的1/655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 1.8°、0.9°,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0.72 °、0.36°。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通过细分后步距角更小
低频特性不同 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 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当步进电机工作在低速时,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
矩频特性不同 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转速升高而下降,且在较高转速时会急剧下降,所以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在300~600RPM
过载能力不同 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二到三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 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惯性力矩,往往需要选取较大转矩的电机,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
运行性能不同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为闭环控制,驱动器可直接对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进行采样,内部构成位置环和速度环,一般不会出现步进电机的丢步或过冲的现象,控制性能更为可靠 步进电机的控制为开环控制,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易出现丢步或堵转的现象,停止时转速过高易出现过冲的现象,所以为保证其控制精度,应处理好升、降速问题
速度响应性能不同 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从静止加速到其额定转速3000RPM仅需几毫秒,可用于要求快速启停的控制场合 步进电机从静止加速到工作转速(一般为每分钟几百转)需要200~400毫秒
第2个回答  2011-12-07
他们说了那么多都是废话,看参数,扭矩这项。
此外,步进电机一般没有大功率电机,伺服有。大负载还是选伺服吧。
第3个回答  2011-12-07
当然是伺服电机了,闭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