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简述一下这两题的答案:1简述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征。 2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原则是: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有:
(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2)“文以载道”。(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3)中和之美。(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4)写意手法。(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原则是:
(1)以大观小。(另简要阐述)
(2)散点透视。(另简要阐述)
(3)遗貌取神。(另简要阐述)
(4)笔情墨趣。(另简要阐述)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有:
  (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就是所谓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很少非理性的情绪化因素参与写作。中国古代的文学发展本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管齐下的,比如在先秦时期有现实主义的《诗经》和浪漫主义的《楚辞》(主要是屈原),到封建社会的前期有现实主义的《 孔雀东南飞》、浪漫主义的《搜神记》等;但到了封建社会的中晚期,推崇理性主义的文学风格渐渐占据上风,除了盛唐的诗人李白和明末清初的吴承恩及其《西游记》外,很难再出现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而理性主义却成为主流,比如诗歌中的杜甫、辛弃疾,散文中的韩愈、柳宗元、宋濂,小说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还包括晚晴的四大谴责小说,都是理性主义的。这种观点其实与宋明时期推崇理学有莫大的关系。它们主要反映的是社会的现状及当时的社会矛盾,很少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或憎恶,从作品中很难看出作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及精神状态,这是理性主义的特征。

  (2)“文以载道”:就是说文学充当弘扬社会正义和道德良俗的工具,文学被赋予了教化的作用。这个观点首次由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提出,针对当时文坛的普遍存在的无病呻吟的做法,他提出文学要反映个人的社会理想,主要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文学要言之有物。这和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和我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观点不谋而合。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和动物寓言,记忆几乎所有的明清小说,几乎都包含了文以载道的主题。

  (3)中和之美:就是讲文学要表达中庸之道,不温不火,不过激。这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1)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儒家哲学强调中庸,反映在文学里就是中和。(2)统治阶级的高度压迫。残酷的封建统治不仅剥削人们的财产,而且剥削人们的思想自由,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文人学者不得不使用“春秋笔法”,只能在文字里暗含褒贬而不能大胆讽刺。比如说晚晴大兴文字狱,导致学术界万马齐喑,而且像蒲松龄,吴敬梓等文人不得不只能采取委婉的方式批判现实。典型的是杜甫的诗歌,充满正气,笔调中和;还有明朝的三大文学家宋濂,刘基,高启,都是地地道道的“御用学者”。

  (4)写意手法:就是主张传神而非写实。这本来是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当然在文学里也有对应的体现,尤其是在散文和诗歌领域。在中国的诗歌中拥有十分丰富的意象,这本来就是写意手法的一种表现;抒情诗的比重很高,而写景诗歌的内容都牵扯到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散文领域中,抒情散文占据了主要部分,写景散文中又必不可少抒情的部分,所以写意手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很明显的特征。比如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典型的写意诗歌。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记》,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意风格浓厚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原则是:
  (1)以大观小:注重细节的描摹并予以艺术的夸张。中国古代的花鸟虫鱼画如此之多,就是得益于以大观小的艺术原则。

  (2)散点透视:全方位的描写,纵深的描写,立体化的描写。主要就是体现在风景画及风俗画上,比如《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式的描写,这种全方位的俯瞰超出了人的视觉限制和视觉特点,全画的每一个地方但是人的视力的焦点。它不符合物理规律,但是达到了艺术上的成功。

  (3)遗貌取神:就是写意风格,重神似而轻描摹。通过对环境的总体渲染而不用专注于细节的描绘,达到“吴带当风”的效果。比如齐白石的墨虾图,寥寥数笔,通过神似而画出了虾的身体动态及轻灵的姿态。

  (4)笔情墨趣:这是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因为中国古代的画家都是文人知识分子,所以绘画往往作为一种闲情逸致,是文人的高雅情趣的反映。这主要体现在人文画上。比如古代文人爱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爱画雨打芭蕉,爱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都是笔墨情趣的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9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追问

no!(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2)“文以载道”。(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3)中和之美。(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4)写意手法。(另简要阐述,并举例)

你的回答文不对题啊!

第2个回答  2012-01-03
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原则是:
(1)以大观小:中国画认为最佳视点是天眼,即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俯察仰观自己所表现的对象,运思作画时,画家处于一个以大观小、一切了然的境地。
(2)散点透视:中国画不采用焦点透视也不承认有最后一个视点,以俯察仰观、远近往来来味象观道。
(3)遗貌取神:中国画讲究画的整体和谐,在整体性的基础上考虑细部问题,包括尺寸、比例等。
(4)笔情墨趣:中国画用线条的浓淡枯湿来表现深度,中国画的光效应主要用水墨画中的墨来表现。
第3个回答  2011-12-25
啊!
第4个回答  2011-12-26
做任务来的

参考资料:图书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