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手下的常山王张耳为何要投靠刘邦?

如题所述

“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张耳是秦朝末年汉代初期的一个十分出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是楚霸王项羽麾下大名鼎鼎的常山王,后来张耳叛逃项羽投靠了刘邦,韩信为其奏请了刘邦将张耳封为了赵王,后来张耳助刘邦打败了项羽,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大功臣!从张耳在两主之间的经历和封号,地位应该都不小,但是为何他要叛逃项羽易主刘邦呢?
这就要从张耳的与他的朋友陈馀之间的恩怨情仇说起!张耳年轻的时候曾经因娶了丧偶的富家女,得到了大量的金钱资助,招揽到了许多的四方谋士,后来他当上了魏国外黄的一个小县令,后来魏国灭亡,他继续留在外黄居住。然而陈耳的好友陈馀是一个十分贫穷落魄的谋士,但是后来与陈耳因为志同道合的理念成为了十分要好的刎颈之交。后来秦始皇的暴政,陈耳和陈馀都被秦始皇下令通缉,二人后来改名换姓逃到了陈地,生活过的十分潦倒!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所发起的大泽乡起义正式爆发,十分痛恨秦朝暴政的张耳和陈馀一同前去投奔了大将军武臣,参加了起义!后来武臣自立为赵王,可是没多久又经历了内乱,武臣被杀死,张耳因事先获得内乱的情报侥幸逃脱。而张耳带领着万余名的残余部队又拥立了赵歇为新一任的赵王,移军驻守在了现今的河北邢台!第二年秦朝末年名将章邯带领军队讨伐张耳,因为兵力不能与章邯相抗衡,张耳只能和赵歇往东边撤兵,途中被秦朝兵马围困在巨鹿城当中!当时巨鹿城的兵马和粮食十分少,面对秦军不分昼夜的猛烈攻击,张耳十分着急。突然他想起了自己生死之交的好友陈馀的兵马就在巨鹿城的北边,所以他马上派人冒死前去求救,可是陈馀却说自己兵力太少,去了也没什么作用,张耳对他的见死不救十分气愤。后来项羽的大军及时赶到,这才让张耳的巨鹿之困得以解围!张耳危机解除立即就前去质问了陈馀为何不出兵相救,随后二人大起冲突。陈馀更加赌气的把自己的兵权交出,扬言从此不再过问军务,昔日好友终于反目成仇!后来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其封为汉王。因为项羽对张耳的谋略素有耳闻,而且他认为张耳一直扶赵除秦功劳甚大,所以将其封为常山王,并让他掌管河北邢台一带。陈馀得知后十分暴怒,更扬言说自己的功劳与张耳一样,项羽对他很不公平!至此之后张耳和陈馀正式决裂。所以没多久陈馀就投靠了想谋反项羽的田荣一党并从田荣处借到了大量的兵马,而陈馀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昔日好友张耳。公元前205年,陈馀带领了三个县城的兵马前去河北邢台讨伐张耳,张耳因兵力不足,败兵而走。同年的十月间,他就投靠了刘邦,没多久就因为立了军功被封为赵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0

这就要从张耳的与他的朋友陈馀之间的恩怨情仇说起!张耳年轻的时候曾经因娶了丧偶的富家女,得到了大量的金钱资助,招揽到了许多的四方谋士,后来他当上了魏国外黄的一个小县令,后来魏国灭亡,他继续留在外黄居住。然而陈耳的好友陈馀是一个十分贫穷落魄的谋士,但是后来与陈耳因为志同道合的理念成为了十分要好的刎颈之交。后来秦始皇的暴政,陈耳和陈馀都被秦始皇下令通缉,二人后来改名换姓逃到了陈地,生活过的十分潦倒!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所发起的大泽乡起义正式爆发,十分痛恨秦朝暴政的张耳和陈馀一同前去投奔了大将军武臣,参加了起义!后来武臣自立为赵王,可是没多久又经历了内乱,武臣被杀死,张耳因事先获得内乱的情报侥幸逃脱。而张耳带领着万余名的残余部队又拥立了赵歇为新一任的赵王,移军驻守在了现今的河北邢台!第二年秦朝末年名将章邯带领军队讨伐张耳,因为兵力不能与章邯相抗衡,张耳只能和赵歇往东边撤兵,途中被秦朝兵马围困在巨鹿城当中!

当时巨鹿城的兵马和粮食十分少,面对秦军不分昼夜的猛烈攻击,张耳十分着急。突然他想起了自己生死之交的好友陈馀的兵马就在巨鹿城的北边,所以他马上派人冒死前去求救,可是陈馀却说自己兵力太少,去了也没什么作用,张耳对他的见死不救十分气愤。后来项羽的大军及时赶到,这才让张耳的巨鹿之困得以解围!张耳危机解除立即就前去质问了陈馀为何不出兵相救,随后二人大起冲突。陈馀更加赌气的把自己的兵权交出,扬言从此不再过问军务,昔日好友终于反目成仇!

后来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其封为汉王。因为项羽对张耳的谋略素有耳闻,而且他认为张耳一直扶赵除秦功劳甚大,所以将其封为常山王,并让他掌管河北邢台一带。陈馀得知后十分暴怒,更扬言说自己的功劳与张耳一样,项羽对他很不公平!

至此之后张耳和陈馀正式决裂。所以没多久陈馀就投靠了想谋反项羽的田荣一党并从田荣处借到了大量的兵马,而陈馀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昔日好友张耳。公元前205年,陈馀带领了三个县城的兵马前去河北邢台讨伐张耳,张耳因兵力不足,败兵而走。同年的十月间,他就投靠了刘邦,没多久就因为立了军功被封为赵王!

第2个回答  2017-10-10

陈余打败张耳,趁机迎回赵王,让本以为要去当代王的赵王歇重新当上赵王。赵王感激,封陈余当代王。陈余虽然接受,却不去代国,还是留在邯郸辅佐赵王。
刘邦为了打败项羽,派人联络赵王,希望一起攻打西楚霸王。陈余说合作可以,先把张耳人头送来。刘邦当然不愿意杀了投靠自己的名士贤人张耳,可是没有赵人的帮忙,也难以打赢。他想了个办法,找到长得像张耳的人,杀了,送头颅过去。陈余上当,出兵助汉。结果打败了楚,却不料发现张耳还好端端地活着。陈余怒了,发兵打汉。
韩信、张耳带着汉兵,灭了赵王。刘邦那个高兴,封张耳为赵王。
刘邦曾经是张耳的门客。张耳落魄的时候,不去投靠强大的项羽,反而投靠弱小的刘邦。且不说项羽解围巨鹿,对他有救命之恩,就是看在项羽兵精粮足的强大实力之下,他还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可见名士贤人的名望不是凭空而来。历史证明,张耳的选择是对的。

第3个回答  2017-10-10

张耳(前264年-前202年),秦末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
史记:“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无忌为客。”
魏公子无忌,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信陵君。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僖王异母弟。信陵君为人喜好结交豪杰,“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因为他的存在,诸侯不敢犯魏国,时间长达十余年。他做过的最为轰动的一件事,莫过于斩杀晋鄙,夺得兵权,解救赵国于危难之中。为此,他躲在赵国十年。最后魏国危难,他才为了救国而返还。此后,他联络五国兵马,大起联军攻打秦国。秦人躲在函谷关后面,不敢出战。最后秦人使出离间计,魏安僖王上当,疏远了信陵君,拿回了他的兵权。信陵君失落,终日酗酒,最终因酒而死。没过几年,秦灭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0-10
公元前207(秦二世三年)秦朝大将章邯率军进攻河北。 张耳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信都难守,就保着赵歇往东逃走,被秦兵围困在巨鹿城。巨鹿城中兵少食尽,秦军又昼夜攻打。在情况十分危急的紧关头,张耳想起他“刎颈之交”的好友陈馀,正拥兵数万驻扎巨鹿城北,便派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向陈馀求援。而陈馀则自恃兵少,难以敌秦,不予授救。反说要是去同秦军作战,“如以肉委虎,徒尽亡军”,可把张耳气坏了。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十月,项羽率援赵义军北渡漳河,连连破敌,于十二月遂解钜鹿之围 。张耳约见陈馀,责其不肯救赵之过;又疑张黡、陈泽二将被其所害。陈馀怒解印绶推给张耳。张耳惊楞不知所措,未即接受。陈馀起身入厕,幕僚对张耳道:“此乃天赐于你,若不取,反受其害。”张耳遂佩其印绶,取其兵权。张耳收陈馀兵权后,馀常独与军中最要好的数百人渔猎于河上泽中,由此,张耳与陈馀失和而成仇。
灭秦后,因张耳亦同各路诸侯入关,项羽也素闻张耳之才名,又念其扶赵抗秦之功,乃分赵地北部,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今河北邢台)。陈馀旧有的宾客中很多人规劝项羽说:“陈馀、张耳同样对赵国有功。”可是项羽因为他不随从入关,又听说他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把赵歇迁都代县,改封为代王。张耳到他的封国去,陈馀更加恼怒,说:“张耳和我功劳相等,张耳封王,只有我封侯,这是项羽不公平。”待到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陈馀便派夏说去游说田荣道:“项羽做为天下的主宰,却不公平,把好地方都分封给将军们去称王,把原来称王的都迁到坏地方,如今,把赵王迁居代县!希望大王借给我军队,以南皮作为您遮挡防卫的屏障。”田荣打算在赵国树立党羽用以反对楚国,就派遣了军队听从陈馀的指挥。因此,陈馀调动了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袭击常山王张耳。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常山被攻破,张耳败走,投汉王刘邦。
公元前205年,刘邦向东进击楚国,派使者通知赵国,要和赵国共同伐楚。陈馀说:“只要汉王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于是刘邦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相像的人斩首,派人拿着人头送给陈馀。陈馀才发兵助汉。刘邦在彭城以西打了败仗,陈馀又觉察到张耳没死,就背叛了刘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