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翻译:闵王毁於五国,恒公劫於鲁庄

如题所述

闵王毁於五国,桓公劫於鲁庄。
译文:齐闵王被五国联军摧毁,齐桓公被鲁庄公的臣子劫持。
解析:这句子是“于”字被动句式,这里的“于”是介词,本身不表被动,其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原文:
  闵王毁于五国(1),桓公劫于鲁庄(2),无它故焉,非其道而虑之以王也。——《荀子·王制》

注释:
  (1)闵王:即齐闵王,或作齐涽王、齐愍王,战国时齐国国君,田氏,名地(一作遂),齐宣王之子,公元前 323 年~前 284 年在位。他曾一度强盛,在公元前 288 年与秦昭王并称东西帝,继又攻灭宋国。公元前 284 年,燕、秦、魏、韩、赵等五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所记为六国,误。今据《史记·六国年表》)联合攻齐,燕将乐毅攻入齐都临淄,齐闵王逃到莒城(今山东莒县)。后来楚国派卓齿率兵救齐,闵王为卓齿所杀。
  (2)桓公:姜姓,名小白,齐国国君,公元前 685—前 643 年在位,他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鲁庄:即鲁庄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姬姓,名同,公元前 693 年~前 662 年在位。
  桓公劫于鲁庄:桓公五年(公元前 681 年),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齐邑,位于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之阿城镇)订立盟约,庄公之臣曹沫以匕首胁迫齐桓公归还鲁国被齐国所侵占的领土汶阳之田(即汶水之北的土地,见《水经注·汶水》),齐桓公只得许诺。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后人大多认为此事出于战国人杜撰。

译文:
  齐闵王被五国联军摧毁,齐桓公被鲁庄公的臣子劫持,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就是因为他们实行的不是王道却想靠它来称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19
闵王毁於五国: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韩、魏、秦五国伐齐。燕军直抵临淄,齐闵王东逃莒城,并求救于楚,反被楚将淖齿所杀。
恒公劫於鲁庄: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鲍叔牙率大军伐鲁。后来就有了曹刿论战,大家都清楚了。
这样意思就很明白了。
齐闵王被燕、赵、韩、魏、秦五国打败。
齐桓公被鲁庄公打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