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历史上有谁能被称为奇迹的创造者!

我指的是在其一生中不断创造奇迹的人,最好能罗列一下他的事迹~

海伦 凯勒应该算一个,她的生命本来就是个奇迹。
《奇迹创造者》描述了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 凯勒的早期教育情形和安妮-莎莉文老师在语言、阅读、独立生活技能、行为品格等方面对5岁小海伦进行严格的悉心教导。看完影片,我总结一些创造海伦-凯勒奇迹的主要条件,愿与聋儿家长谈谈。
海伦18个月(1岁半)才因疾病失去听觉和视觉。要知道,这18个月期间,海伦已经听到过和看到过很多东西。海伦1岁半失明和耳聋以后,摸着妈妈的嘴,要模仿说话;拉着妈妈的衣角跟着妈妈走,从而了解妈妈所做的家务事。到海伦5岁时,海伦的妈妈对新来的老师安妮说海伦6个月时就能说出“水”的咿呀语。 后来安妮在海伦手上拼了很多单词比如“娃娃”“饼干”,但是海伦开始时不能理解老师在她手心上写的词所代表的意义,不能把词和实物联系起来,不能使词形和词义联系起来。后来,安妮老师让海伦用手心感受流水,接着再另一手的手心拼写“水”,海伦还摸着老师的嘴巴感受“水”的发音,这时候海伦可能联想到以前听过的“水”一词,顿时开窍了,明白事物都有名字。接着5岁的海伦主动地询问:“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你是谁”,虽然海伦只伸出食指发问,安妮马上明白海伦问的问题,迅速地在海伦手心上拼写她所指的事物的名词,包括“老师”。海伦很快记住了很多词,不停地问,如饥似渴地学。
海伦好学而且非常倔强。海伦能走路以后,用双手摸索着走出屋门,把家里和庭院都摸索得比较清楚,还能从气息和气氛来判断家里有什么大事或客人来访等。海伦有自己的意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不管别人。比如:吃饭时自己不好好坐着,而是伸手摸妈妈盘子里有什么,抓一把就吃,再伸手去摸爸爸盘子里有什么,抓一把就吃。父母皱眉,迁就她。直到安妮训练,海伦才懂得和遵守用餐的礼仪。海伦的奶奶给海伦做了一个布娃娃。海伦抚摸布娃娃,发现这个布娃娃的脸是平的没有五官,就大哭大闹起来,非要给布娃娃撞上眼珠不可。家庭教师安妮到来之前,海伦常常摔东西、发脾气、有股不屈的劲儿。这一点,安妮老师费了很大的力气来矫正海伦的撒野行为。
海伦的老师安妮不仅是严格耐心的老师,而且是全陪翻译。安妮和海伦初次见面那天,海伦正坐在门口的木台阶上。安妮老师走到海伦身边,使劲地把行李箱砸在木台阶上。海伦感觉到振动,马上伸手摸行李箱,用手认识她的新老师。安妮蹲下身,海伦用手抚摸安妮的脸,安妮马上重重地点点头。安妮自己曾经失明过好几年,懂得盲童的学习方式。安妮开始教海伦词语,是用正常速度拼写整个词,不是慢腾腾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写。安妮用正常速度拼写单词,拼写上千上万遍,海伦不懂不开窍,安妮仍不放弃。安妮在海伦手心拼写的词和海伦触摸到的实物是反复交替,强化刺激,试图在海伦头脑中建立信号联系。海伦接受1千多单词的刺激以后,学习“水”一词才被点醒,脑袋开窍了,海伦的语言和认知发展进入新的里程了----语词概念形成了,心智成熟起来。刺激和经验积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唤起孩子过去听和看过的记忆。此外,安妮用她那双手告诉海伦每天的所见所闻,就像海伦自己看和自己听一样在安妮的全陪翻译下了解世界。安妮每天给海伦读书,用手拼写或拼打来阅读和讨论很多书。海伦阅读不比一般人家的耳聪目明的孩子少。
安妮训练5岁的海伦独立吃饭穿衣,灌输是非观念,矫正海伦的撒野娇气行为用了有效的策略。海伦深得父母的宠爱和迁就,养成不良习惯。吃饭时,她不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吃自己盘子里的食物,而是下位子走到别人的座位处,抓别人盘子的食物往自己嘴里塞。安妮坚决要海伦改掉这个坏习惯,老老实实坐在自己位子上吃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因为海伦要长大成人,必须好好坐下来吃饭。海伦特别倔犟,不轻易服从老师的管教,安妮让海伦父母离开,强迫海伦坐好,也绝对不许海伦伸手摸别人盘子。经过一场“大闹天宫”摔了盘子,倒了椅子,再扶正椅子,海伦忠于乖乖就范。 再有,海伦的妈妈不管海伦做得对还是错,一看海伦哭闹,就塞给海伦一块糖,让她平静下来。海伦就习惯用大闹来得到“糖果奖励”和关注。安妮反对这种做法,据理力争。安妮坚持在海伦做得正确时才能给她糖果或别的东西奖励,要是海伦做得不对或不服从,就停止给她糖也停止给她吃的喝的。最后,海伦乖乖地穿上衣服,穿好衣服以后,香喷喷的早餐就奇迹般地出现在她面前。安妮曾经带海伦搬到一个与海伦父母“隔离”的小屋,训练海伦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和庇护,而是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同时对她的老师安妮产生最强地依赖和信任,亲其师而信其教。
海伦有一个幸福而殷实的家庭。海伦的父母疼爱海伦,重视又聋又盲还不会说话的海伦的教育,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关系聘请到好的家庭教师兼全陪翻译。没有安妮老师,海伦的父母光宠爱但不会教育盲聋儿童,就不能创造海伦-凯勒奇迹的。听力或视力障碍儿童由于缺少某种感官的信息充分输入,就是看到了,但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不知道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也不能准确跟踪和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就缺少了学习机会。他们常常表现为“自我中心”,只想着自己,只管自己,不考虑别人,不懂规矩,这是因为他们与别人缺乏交流沟通,或交流沟通不足、滞后。他们不知道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即使看到别人的动作,仍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无法进一步懂得是与非。有些家长告诉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用严厉的表情和言辞警告甚至惩罚,但是孩子不理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不知道怎样预想事情的后果,不知道怎样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求,他们学习机会少,考虑问题也就不全面。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这种奇迹的,关键是家长要早开始培养孩子。
•要满足孩子的特殊需要,支持孩子通过独特途径去学习、获得信息和与外界交流。
•早对孩子进行社会化行为习惯的训练,培养是非观念和自我调控能力。
•使用奖励和惩罚要和培养是非观念一致。
•经常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想孩子长大成什么样的人,早让孩子开始生活自理,独立判断是非,自我调控。
•双向交流很重要。要先说服,通过讲话、打手势、动作表情、扮演角色,作示范和演示等,让孩子明白道理。
如果当初有条件,海伦-凯勒会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吗?
我想会的。海伦有18个月的听知觉经验,植入电子耳蜗以后能唤起部分声音联系或学习新的声音建立新的信号联系。海伦从小有要学习开口说话的欲望,常常抚摸妈妈的脸,企图模仿说话。海伦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倔强的意志力,她能用手来感知辨别别人说的是什么。海伦的父母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海伦有家庭教师全陪翻译和培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31
太多了,如亚历山大大帝,以三万多部队征服世界;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横扫东欧,让东西罗马帝国割地陪款;
成吉思汗,灭国四十,他的子孙再接再励,横扫欧亚大陆,灭花喇子模、阿拉伯帝国、消灭俄罗斯三公七十二候、兵临维也纳城下
第2个回答  2007-07-31
多了:亚历山大 拿破仑 成吉思汗 毛泽东 贝多芬 ........
第3个回答  2007-08-04
陈庆之
自己去查,猛得吓死你
第4个回答  2007-07-31
谢玄 10多万晋军大败前秦80万大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