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守,不爱就走,至今保持母系制的摩梭人婚恋观太潮了不是吗?

如题所述

今天是在云南的第6天,感受到这里人民的朴实与热情,环境的优美与晴朗,尤其走在街上阵阵桂花香实在是太棒了。

由于疫情余温,还是需要戴着口罩,忍不住摘了桂花放在口罩里,感觉世界上最好的香应该就是这样无加工的吧。

在车上导游指着走在路上穿着民族服装的人,和我们讲:“看,这就是摩梭人”,之后和我们讲了“走婚”,摩梭人没有婚姻一说,他们的爱情是自由的,两个年轻人彼此看上对方,就可以在一起,没有婚姻的捆绑,因为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女人赚钱,生下的孩子也随母亲,孩子满月父亲会办一场类似于“满月酒”的宴会,确认血缘关系。

至于俩人会相爱多久,则由彼此的感情说了算,当感情流逝之后,彼此不再爱对方可以随时离开,也不会因为孩子等等原因而维系一份假面的稳定。

没想到摩梭人在婚恋观上如此先进,父母对女儿的爱并不会随着女儿成家而变淡,摩梭人的父亲会说: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

大部分父母对女儿结婚后的评价都是: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虽然现在好了一些,但是很多地方以及人,都保留着这样奇怪的观念。

之前看到网上有个视频,由于男人移情别恋,绝望的女人带着女儿哭喊,站在阳台上,要和女儿一起跳楼。

女儿哭喊着对妈妈说:

我不想死,妈妈,我不想死。

周围邻居各种劝说,后来叫来了不情不愿情感淡漠的男人,简单几句劝回女人寻思的心。

评论中都说这个女人太懦弱,他不爱你,离婚就好了,但是对于一个闲置在家多年,专心带孩子的女人来说,容颜枯萎,赚钱能力的丧失,多年的依靠让她从心理到生存能力上都很胆怯,只有不面对才是最好的方式吧。

这让我想起摩梭人,在大家闲暇时讨论“”未来也许结婚的人越来越少”时,摩梭人早已将这种方式贯穿与习俗多年,并且传承下去,即使摩梭人和汉人相爱,他们的相处方式也是一样的。

在一档纪录片中,展示了摩梭人的生活方式,其中一名叫达史拉措的女子嫁给了一名汉人,但是俩人还是归自己的大家庭,她说,每当别人称呼自己为“XX的老婆”时,就觉得心里怪怪的。

达史拉措说:

我是我,他是他,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

她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谁而束缚另一个人,她的婚恋观也非常超前,她说: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爸要和我分开,我也不会难过”

“他的爱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罢了。”

相较于我们一直听到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话,如此醍醐灌顶的理念从穿着一身民族服女人口中说出来,多少还是有些意想不到的。

毕竟很多人都认为如今还穿着民族服装,思想应该更保守才对,的确,因为我们习惯了很多婚姻中的条条框框。

“到年纪就应该结婚了

女孩都29了,还挑?再挑就没人要了”

结婚了,他打了你一巴掌忍忍就过去了

哪有不吵架的夫妻

有什么问题协调不了,为了孩子也应该忍忍呀

其实摩梭人并非是观念先进,也不是思想不保守,而是她们有着强大的家庭支持,从小就知道女人要赚钱,所以她们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其次她们即使和爱人相爱后,围绕着她们的不止是丈夫的爱,而是家族父亲、兄弟的关爱,以及姐妹们同族人的体谅和理解。

她们从经济到情感上都不依附于男人,而是自己掌握在手中,所以爱人的不忠或者分离对她们来说也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罢了,离开这个男人,生活也不会更差,有钱有爱,还会有新的机遇,自然过得舒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8
是的,其实因为我这样的感情观念,更容易让自己也不受伤害,也能够更理智的去看待自己的感情。
第2个回答  2021-03-08
当然是的。这样的婚恋观非常的新潮,我认同这样的婚恋观。
第3个回答  2021-03-08
在目前的这个社会还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因为大部分的人很难可以做出一些改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