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北伐时,大明王朝的主心骨于谦,当时在干些什么?

如题所述

明英宗总共有过四次北伐,但是前三次是在早期,当时主政的还是太皇太后与三杨,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相信问得肯定是最后一次北征,也就是明英宗受到王振蛊惑而亲征的那一次。

正统十四年,这个时候明英宗是彻底亲政了,谁也限制不了他了。这个时候太监王振权倾朝野。瓦剌逐步强大起来了,也先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也先还利用朝贡,骗取大明的赏赐,胃口一次比一次大,王振对此颇为不满,尤其双方矛盾激化。

也先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王振一看,机会来了,所以他开始怂恿明英宗亲征,结果正中明英宗下怀,所以明英宗亲征了,不过他还携带了朝廷大部分官员,给人的感觉是来度假的,结果在土木堡被人家一勺烩了,这就是土木之变。

明英宗北伐时,大明王朝的主心骨于谦,当时在干些什么?

我们知道土木之变后的于谦在北京保卫战做出了突出贡献,如果没有于谦,不能说北京不保,但是绝不会是当时那般模样。

他和主战派官员一起,雷厉风行地刷新内政,整顿军队,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与此同时,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安定人心。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于谦是明朝的主心骨。

但是土木之变之前,于谦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我们知道,在明英宗时期,于谦因为正直,不向王振低头,遭到了无情的打压,甚至还被打入死牢。虽然后来被放了出来,不过被外放了做了一名巡抚。

到了土木之变前一年,于谦被召回京,进了兵部任兵部左侍郎。这个官职说高也挺高的了,但是说低还真够低的。

至少上面还有一位上司那就是兵部尚书。当时的兵部尚书是邝埜,他是不赞成明英宗亲征的,也曾屡屡上书,但是明英宗不听。

那么,作为尚书手下的于谦,当时更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即便说了,其实也无用。

由于邝埜要随明英宗亲征,所以就让于谦代替主持兵部的日常工作。

结果在土木之变中,邝埜战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